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乡村教育提质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石梁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山区薄弱学校,只有100多个学生,近年来,天台县教育局将石梁学校与城区名校赤城中学及实验小学组成共建型教育共同体,以“城市+农村”的模式,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以“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推动石梁学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在制度、师资、培训、经费、设备、监督和评价等七方面建立了保障机制。成立共同体领导小组,确保共同体学校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了共同体管理例会制度,负责计划制定与落实、工作安排部署、活动组织实施、师生安全保障、过程监督考核、工作推进创新,以及研究、部署、考核共同体的各项工作,保障共同体科学、持续、高效推进。在此基础上细化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定期开展学校管理、教育科研、课堂教学、学生互访等方面的校际互动活动。
为了盘活人力资源,城乡教育共同体在内部打破“围墙”,建立了专家共享、跨校教研、年会论坛等多样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血”机制,同时打破校际空间的限制,充分挖掘共同体学校优质基础设施和空间资源,盘活学习资源,通过共享实现1+1>2的效果。
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两年来,作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一员,石梁学校在城区名校的带领下,弥补了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多项不足,开阔了乡村学校师生的视野,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城乡同步课堂提高课堂实效。石梁学校以及共同体学校在教育厅的帮助下,投资105万元,建成同步课堂系统及同步课堂听课、授课客户端,实现了石梁学校一到九年级“互联网+教育”全覆盖。有了教育信息化的加持,赤城中学、实验小学主讲教师的授课活动能够实时直播到石梁学校,消除了地域、班级之间的界限,形成了不同学校、班级之间的同步大课堂。所有学生均可共享互动直播课程以及相关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教育共同体内开设的公开课、名师课程,以及校内、校际间常态化的专递课等。与此同时,石梁学校还与赤城中学、实验小学实现一对一教学互动,这些都让石梁学校“零距离”接触到了名校和名师课堂,提高了学校课堂实效。
教师双向交流带动队伍发展。共同体学校之间开展教师交流活动,有利于乡村教师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改进石梁学校的教研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20学年,赤城中学向石梁学校输出5位支教教师,石梁学校派出一位教师到赤城中学跟岗学习。2021学年,教育共同体学校之间加大了交流力度,8位赤城中学教师、2位实验小学教师来到石梁学校支教,同时石梁学校派出6位教师到实验小学、赤城中学跟岗学习。教师之间的交流,为乡村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学校选派的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学习,也实地感悟到了城区学校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氛围。通过这种双向交流,以点带面,提高了全体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识和意愿,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名师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经过教育局的牵线,天台县初中唯一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杨淑娉主动请缨,来到石梁学校任教,她同时带来了她的名师工作室,帮助石梁学校教师成长。学校以此为契机全面实施师带徒制度,学校教师分别与赤城中学、实验小学的骨干教师签订了为期3年的师徒结对协议,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共同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两年来,师徒开展了相互听课、共同备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每学年,共同体都会评选出“优秀师徒”,并给予获奖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赤城中学、实验小学名师们在课堂教学指导、示范和教科研引领等方面给予石梁学校青年教师全方位的指导,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整体提高了共同体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名优教师的下沉,缓解了石梁学校师资薄弱的困境,通过“有组织、有引领、有平台”的教师引领,修复了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激发了学校改革创新的内生动能。
学生互访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共同体学校之间通过城乡学生互访,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相互了解、共同进步。共同体学校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2020年,赤城中学有36名学生来石梁学校交流,石梁学校也派出了40名学生到赤城中学交流。2021年,石梁学校派出了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到实验小学交流,同时学校初中两个年级到赤城中学交流,赤城中学也派出了38名学生到石梁学校交流。共同体学校学生间的互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们同学习、共进步,丰富了学习和生活阅历。
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两年来,石梁学校生源逐年回升,在校生人数从2019学年的101人增长到2021学年的164人,打破了30年来学校生源逐年减少的困局。同时,石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学校中考重点高中录取率逐年提升,七、八年级学生在期末质量统测中均量值名列前茅。教师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学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顺利结题,两项市级课题分别获优秀结题奖和市成果评比二等奖。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石梁学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