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专刊邀请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展开讨论。
从幻灯片到flash课件再到教学平台运用,20年的一线教学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为课堂教学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如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使信息化教学走向常态,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也收获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2000年,我刚参加工作,是一所农村中学的化学老师。那时的信息化教学处在萌芽阶段,教室里配备了幻灯机,仪器室里有配套的幻灯片胶片,可以将实验仪器等投影到白色幕布上。为了呈现教学效果,我将灯片上的水分子剪下,用细线串起来,教学时通过拉动细线模拟水分子微观动态过程,就像放皮影戏一样。就是这样的一次创新教学,让我获得了执教全县示范课的机会,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需要信息化教学带来的体验式学习。
几年后,电脑的快速普及引发了我的新思考:若能将静态的图片转化为动态的画面,那将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化学反应过程。于是,我自学flash动画制作,将水分子及其通电分解的过程用动画呈现出来,丰富的色彩变化,逼真的动画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随着触屏技术的突破,近几年我在课堂上用投屏直播,将演示实验细节推送给每名学生,同时在交互课件的支持下,课堂教学成效提升立竿见影。同样是水分子知识讲解,课堂上学生观看直播后,在平板上画出自己脑海里的水分子,并通过平板拍照上传,全班同学进行小组互评。实验的真实体验、直播的可视化、互动的及时性,有效突破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教学难点。2019年,该教学案例获得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在线集体备课大赛特等奖。
进入2020年的全媒体时代,教学具备了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交互的特点。我再次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与水相关资源,如动画短视频、期刊文献、时事新闻报道等,根据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级。接着,将这些与水相关的教学资源上传云端,搭建一个关于水的资料库。最后,利用平台将资料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性学习,扩大课堂上的信息容量。选择性学习后每个人成为知识传播网的云结点,在课堂上或课外的相互交流中形成传播知识的云网络。最终,《水分子的化学之旅》一课被中国教师研修网录用为教育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精品课例。
今天的化学课是动态开放、高效互动、合作个性的课堂,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更新,赋予了教学新场景,也给了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然而,要打破一个稳固的教学结构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教师勇于打破传统教学结构、尝试创新教学结构。每一次教学创新虽然可能仅是一小步改变,但这一小步却给了我们专业发展一个新契机。为了孩子的未来、也为了自己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让我们积极实践信息化技术与自己教学的融合,在教学创新中成就自己。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