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二维码 收看“给老师的读书会” |
■“给老师的读书会”系列⑨
暑期用21天时间,与全国各地的老师共读了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暑热难当,每天录制、发布领读音频,每天阅读老师们的读书笔记,无论是对领读者还是对共读者,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何况这本书年代比较久远,内容似乎也不够“现代”。但非常欣慰,我们不但读完了这本书,而且深深地感受到阅读这本书在当下的意义。正如我在每日领读音频的开头,都会跟老师们分享这样一句话:“阅读这本书,走进‘乡土中国’,走进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重新认识或开始认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祖辈,也是我们生命的根。”我认为,这正是阅读费孝通先生这本书对我们当下每一个读者的意义。阅读老师们每天发布的读书笔记,我不止一次地被打动,因为在阅读中我们开始用以往不曾有过的视角去“看见”——
看见我的乡土,我的中国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以文化的视角、凝练的语言、透彻的洞察,描摹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及背后的文化底蕴、内生机理,如此厚重,又如此宏阔。当我们读到其中的某些篇章,如《乡土本色》《文字下乡》《血缘和地缘》等,眼前会闪现出很多面影,遥远而又熟悉,那是我们的乡亲,世世代代劳作在黄土地上,向泥土讨生活,种下庄稼,种下瓜菜,养育着儿女。老一辈的乡亲,大多不识字,所以“文字下乡”看似很有必要,却没有改变他们的“愚”,因为历世不移的乡土性基层社会自有其内在的自洽逻辑。比如,费孝通先生谈到的“无讼”“长老统治”“无为政治”等,都从不同的维度解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让我们从“从来如此”的懵懂中,逐渐产生了“原来如此”的些许感悟。虽然时代的洪流损蚀冲洗着这片乡土,但那些渗透到我们血脉之中的特质,却没有根本改变,而这也是我们民族的根脉。
在阅读中,看见自己。所谓“落叶归根”,所谓“月是故乡明”,抑或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对故土的执着回望,在费孝通先生的《血缘和地缘》《差序格局》等章节中可以得到解释。虽然我们会为了梦想,为了谋生,离开亲人,离开祖辈生活的这片乡土,但我们知道,那些被唤醒的温暖记忆往往都打上了乡土的烙印,有时是一方乡音,有时是一种习俗,有时仅仅是一种食物,都会让我们内心深处荡起涟漪,让我们在喧嚣、奔忙的世界中沉静、缓慢下来,看到自己本来的样子。网友“薄荷”老师曾提到家乡的榨油作坊:“每到油菜籽丰收季节,每家每户将收割回来的油菜籽挑选干净,晒干,然后成群结队地送到油坊去榨油。油坊附近方圆一里多,总是弥漫着菜籽油的香味,我一直记得那是家乡的味道……”这装在大缸里的清亮飘香的菜籽油,早已经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的琳琅满目的食用油代替;那故乡油坊里庞大的木制榨油机,也早已成为古董;榨油工人用木锤重力撞击木床时发出的声响,也渐行渐远,直到淹没在现代工业机器的轰鸣中。
看见过去,看见现在和未来
如果说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写作的这本书,描画、透视了乡土中国的文化产生机理,那么我们今天再来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书似乎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看到乡土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在《乡土重建》这一部分,费孝通先生谈到了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问题,探讨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道路,以及中国乡土工业复兴的前提和基础,感叹“只要我们有一个为中国人民生活打算的政府,这金饭碗绝不会长久埋在土里的”。网友“云心波影”老师有感而发,认为现在不论是农村的道路和居住环境,还是国家对农民的补贴以及乡村各种经济形态的发展,都让农民的生活有了无限的希望。他还谈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新农村建设整修了村里的道路,三爷逢人便说,看我们这里也有平坦宽阔的道路,拐角处还有个小花园哩,幸福感溢于言表。”我想这是对现代乡土中国最真实、最美好的反映,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教师绝对不能只读“教育书”
在如此开阔、丰饶的共读中,我更加坚定了一直以来我对教师阅读的一个观点:教师绝对不能只读“教育书”。长期以来,一谈到教师阅读,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知识等方面的书籍,以为与教育无关的其他书籍就不值得花费时间去阅读。其实,这是对教师阅读的严重误解。教师阅读不应该囿于单纯的教育教学领域,而应该指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知识等书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那就是“人文阅读”。哪怕我们教的是数学、物理等理科,都不能忽略对人文书籍的涉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更开阔的背景下去看待教育,看待学科教学,从而养成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获得突破教育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也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跟学生建立起高质量的对话,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匠人,而是可以与学生建立起心灵沟通的师者和同伴。
《乡土中国》正是一本这样的书,正如网友“乐水”老师所说:“很多人以为和平时教育工作无关,比不上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实用,真惋惜!狭隘的教育视野,影响了教育的长期发展,看不清教育困境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这位老师的话道出了开阔阅读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共读,也让我们再一次确认了阅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经典书籍有一种强大的功能,就是它总能让读者遇见真实的自己,放下戒备,放下一切不必要的遮掩,时空也变得无比透明。
在共读这本书的日子里,当我阅读老师们的读书感受,常常会被文字中流淌的真情而深深打动。有一位老师读到《乡土中国》中关于“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等文字时,联想到自己祖辈的身世,情动深处,不禁泪湿眼眶,而我亦心潮澎湃,情不能已。的确,这本书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情感共鸣。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40年代,世事变迁,白云苍狗,但它依然有这样的能量,能够拨动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同时,阅读经典让我们占据了一个制高点,树立了一个参照系,经典书籍所呈现的时空的跨越性、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和无限的解读性,培养了我们阅读的眼光,提升了我们鉴赏的水平,同时让我们的思维实现了进阶。因此,经典阅读对读者来说无异于一种全面多维、丰富立体的学术训练。在与老师们交流时,很多老师提出,以往在阅读其他关于乡土文化、民族发展历史等方面的书籍时所产生的困惑,在阅读《乡土中国》时,竟豁然洞开,迎刃而解。的确,无遮蔽的透彻与深刻的洞察,既是这类经典书籍本身的面貌,也是它带给读者的绵延裨益。
这样的共读,还让全国各地的教师突破了时空阻隔,共建了研究与对话的场域。疫情未结,又值暑期,共读一本书,让我们找到了精神的故乡和心灵的栖息之地。虽然我们处于不同的地域,成长环境、教育基础也有所不同,但共读这本书,却将我们心灵相通,血脉相连。有一位老师谈到书中的很多论述都能让她从农村生活的经历中寻找到具象的例证。当她读到费孝通先生论述的文化在个人的今昔之间以及社会的世代之间的筑通桥梁作用时,就想起了小时候在每一个晴朗的夏夜,全家人一起在院子里乘凉的情景:看着满天的星斗,长辈们不厌其烦地给小孩子讲着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讲着各种奇闻异事。而这种类似的记忆,也同样出现在许多共读老师的文字中,成为我们共同的童年记忆、文化记忆,也成为我们共同的生命根脉。我想,正是这样的代代传承,铸就了中华民族厚实繁茂的文化根基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