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迈上新征程,天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育人上,面向未来,培养卓越人才。
引领新工科
重构课程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
作为新工科建设的擎旗者,天津大学率先提出了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开拓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引领新工科建设新方向。2019年,天津大学推出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这是我国首个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2019级学生张旖是第一批“尝鲜者”。为了说明这到底是一堂什么样的课,17名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出现在开课说明会上。课后,张旖和她的同学们不仅领到了一份长长的中英文书单,还要完成一项任务,学生6人为一组,边学习理论,边动手操作,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相互协作,制作出既能识别语音并行走又能按要求投放包裹的智能物流小车。“智能派送车”达到考核指标,学生才能取得课程成绩。
“这门课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学生实践、师生研讨各占课时的三分之一。原来都是先讲理论,再教应用。现在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步,老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学生自学各种知识,讨论解决方案,并带着问题请老师指导。”这门课程的牵头人、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孙涛教授说。
近年来,天津大学重构了工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新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一学科专业的能力,而且还要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未来出现的问题。因此,学校推动多学院合作,搭建起跨学院、多学科、开放办学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这些平台以项目为“链”,把课程模块、课程内部各模块有机串联起来。重构的课程体系,让新工科真正成为“与未来合作”的工程教育。
在“学”中做
从一门课到一个国际前沿学科
最近,一则《DNA存储让敦煌壁画保存千年万年》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媒体重要版面,新闻的主角是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从零起步,走到世界科技前沿,而这一切的缘起是一项大学生国际比赛和一门本科生课程。
2006年,天大化工学院教授了解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iGEM与天大化工合成生物课题组的科研理念不谋而合——运用工程学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学,此外,在这个本科生的比赛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头脑风暴式的交流、讨论,这也正是天大想要的教学过程。
借助这项比赛,10多年来,天大为合成生物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面向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合成生物学课程“构建人工基因组”(BAG)。也是在这一阶段,天津大学开始参与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国际计划。2010年,科学家们开始向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合成进军,酿酒酵母基因组设计合成计划(Sc2.0)应运而生。在这次美国、中国、英国、法国等多国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国际科研合作中,科学家共完成了酿酒酵母5条染色体的化学合成。其中,天津大学完成了2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化学合成再造,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ence论文两篇。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还被收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本科生课程和我国普通高中教科书。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在做这个项目时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28岁。”天大化工学院李炳志教授说。这是他们十分在意和满意的亮点。通过这个项目的推进,天津大学化工、制药、生命相关领域学科成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本硕博学生培养路径。
从一门课走到一个国际前沿学科,“这些年,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培养了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合成生物学发展贡献了大量高端人才,积蓄了创造未来的力量。”中科院院士元英进说。
在“做”中学
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
天津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工程科研项目和工程需求为牵引,培养卓越工程师。
天大是国家首批获准招收工程硕士和首批试点工程博士教育的高校。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招收了各类工程硕士4万余人、工程博士1659人,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从1999年工程硕士招生之初,天大就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和山东潍柴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首批25名学员研究的论文课题都针对企业急需的攻关项目;后来又联合举办了5期工程硕士班,为产学研深度合作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实践道路。
天津大学以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才为目标,探索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升级版——工程博士项目制培养。创新工程博士“PPPF”(公共课、专业课、项目课程、论坛)课程培养体系,将实际项目相关科研活动设计形成特色工程博士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项目制培养以保障培养质量。天津大学首位通过答辩的工程博士王春慧,来自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就是依托载人航天专项培养,承担了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研制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的空间实验室等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被认定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研究成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天大已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等15家龙头企业签订项目制联合培养协议,并与通用技术、中国船舶、航空工业等单位联合开展招生培养专项试点,面向未来,培养国家急需的卓越工程师。
(赵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