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江苏高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双创”企业超5000家——
激发大学生“双创”澎湃新动能
本报记者 缪志聪 见习记者 阿妮尔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江苏41所高校的121个项目团队在国赛赛场放飞“双创”梦想,各赛道全面开花,总计获金奖60项,创历史新高。此前7年,全省高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国赛金奖96项,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并以此培育孵化大学生“双创”企业超5000家,估值累计超200亿元。

    “互联网+”大赛的优异表现是江苏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江苏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贯通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育人体系。”江苏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葛道凯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谋划、一体部署为新时代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江苏将持续推进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等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投资孵化等服务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新人。

    人人可创业——

    “大创计划”播种“双创”基因

    “希望通过‘大创项目’初步体验科研的感觉,充分锻炼科研能力。”今年,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张绍易作为第一主持人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与PINN神经网络的Burgers方程数值求解与应用”成功立项。未来两年,团队将在学院和导师提供的软硬件支持下开展研究。

    2007年,随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启动,江苏主动跟进,面向全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正式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结合导师指导开展自主探索,完成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或创业模拟和创业实践。

    “‘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已逐步完善。”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介绍,当前“大创计划”已覆盖全省168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有效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训练了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双创”能力。

    近年来,江苏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大创”项目7.46万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万余项,引导33.92万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学生的‘双创’成果正在不断走出校园、走进赛场,成长壮大。”杨树兵表示,“大创计划”的广泛开展锻造出一支敢闯会创的青年生力军,江苏学子在“互联网+”等“实战”舞台上表现出色。

    今年国赛上,河海大学的创新创业项目“探伤专家——水利工程智能缺陷检测设备领航者”参加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初创组角逐,获全国金奖。该项目团队研发的产品可代替人工自主巡检,对封闭环境下的裂缝进行精准定位并精准测量其基本尺寸,可适应廊道内的淤泥、水草、过坎过弯等复杂环境,解决了现行水工建筑人工检修时精度低、效率低两大痛点问题。“这个项目备赛历经两年,参赛深度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两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将开发的产品对接市场需求,是真正‘有用’的创新,‘落地’的创新!”该校指导教师张蔚说。

    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双创”项目的过程中,江苏同样注重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把青春梦、“双创”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2017年起,江苏在“互联网+”大赛中同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围绕“四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红色筑梦等,打造全省最大的思政课堂。近5年,全省140余所高校组建2.68万支项目团队累计签约项目3787项,在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创意农业、医疗健康扶贫、红色文化传播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

    处处有创新——

    “双创”元素贯穿育人全程

    不久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32名本科生在“遇见南小创”活动中走进该校大学生众创空间,通过创业案例研讨、模拟创业游戏等了解学校的创新创业政策、参与方式等。“希望学生在活动中增长‘双创’知识,提升‘双创’能力,多关注、多参与学校的‘双创’活动。”活动主讲教师、南京大学国际创新创业学院教师荣荔说。通过“南小创”“创业紫金班”等“双创”品牌项目和学校的生涯规划指导,大批南大学子迈出了“双创”第一步。

    8月末,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包括南大在内的江苏14所高校入选,入选项目总数和入选高校数居全国第一。此外,江苏还在全国率先建设50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这些基地、项目为创新创业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堂教学、进校园活动等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开设“双创”课程2254门,编写出版“双创”教材570部。

    “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多学科支撑。”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表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采取线上线下衔接、课内课外互补、理论实践并进等多种形式协同推进,“双创”教育才更具深度。

    2022年,江苏启动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首批已遴选10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和30个培育点。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着77个科教融合主题创新区,一大批交叉学科团队聚焦前沿学术主题,实施本研一体化的创新实践训练。“我们鼓励各个学院打破学科与学科、科研与教学、学校与企业、项目研发与人才培养等多种边界,让创新育人资源充分汇聚融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介绍,多方优质资源汇聚在一起,可以让创新实践教育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中深入推进。

    在校园内构建“双创”知识链的同时,通过产业出题、师生答题的方式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师生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江苏高校推进“双创”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批选题有意义、技术有突破、模式有创新、商业有前景的“双创”种子项目显现出来。

    今年,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经济耐久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向高校“出题”,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依托多年攻关实践“接题”,指导本研学生共同完成项目。“我们的产品已于南海工程应用,得到命题企业认可。”团队成员李益鹏介绍,相关成果可用于沿海桥梁、港口、海上风电等工程,将为命题企业年节支约4421万元。

    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双创”教育持续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转变。“当前,全省高校‘双创’氛围浓厚,即便学生没有参与具体的创新项目或创业实践,也能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践行创新精神,展现‘双创’思维。”邵进说。

    在扬州大学,学生能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开展绿色创新研究,在各类“双创”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贯穿该校育人全程。学校开设生态文明相关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建设绿色校园,培育绿色校园文化,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践行节能环保、绿色创新理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成果显担当——

    项目孵化汇聚发展动能

    将实验室搬到贵州遵义桐梓县,攻克种苗品质较差、种植地域受限、低产低效等难关,首创的方竹种子育苗等技术获16项核心专利,南京林业大学“近竹者赤——方竹三效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团队成果丰硕。2021年,南京富贵竹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林大水杉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在团队持续助力下,桐梓方竹林面积突破百万亩,当地竹农收入增长5倍,方竹产业升级为支柱性产业。“我们与当地合作社签订植保服务、竹苗销售等合作意向,未来将持续关注方竹笋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团队创始人、植物学博士郑笑介绍。

    和南京林业大学类似,为进一步指导和支持创新创业意愿强、已有初步创新成果的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双创”成功率,全省高校着力打造“双创”实践教育全流程服务平台,依托高校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为优秀“双创”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提供技术、资金、场地等必要支持。

    在积极备战各类“双创”竞赛的同时,江苏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成果展、项目对接洽谈会、创新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跟踪服务体系,为高校学子“双创”实践提供各类保障。

    带着学生时代积累的经验和团队继续创业,南京大学毕业生刘靖康所创公司推出的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通过发行上市审核,即将成为科创板90后创始人;东南大学周全在校时积极创业,在国内率先生产3D智能炫屏产品,其公司因“黑科技风扇”爆火,深度参与央视春晚、世园会等多场国家级活动;南京农业大学学生郑冰清自幼对生态环境保护兴趣浓厚,致力于长江鱼类种群资源恢复,积极推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服务长江大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近年来,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大学生领军型“双创”企业竞相涌现。

    “我们这些年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双创’竞赛不是‘双创’教育的终点、目标,而是‘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双创’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一环。”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魏永军告诉记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双创”层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贯通“双创”教育始终,全省高校努力做到“创业带动就业”,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大量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江苏大学希目莱斯创业团队今年获得国家金奖,该团队借助江苏省高端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历时3年,成功实现60m超长直管一次冷拔、多管同步三维弯曲成型以及精准组织调控三大技术突破,全球首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C07螺旋换热管,并在石岛湾核电站实现装机应用,累计发电量已达13亿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一边与政府部门合作建成扬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和“就创业服务指导站”,一边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意产业园,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顶岗实习、产业实训、就业创业提供充分保障。“实现校内、校外创业园联动的同时将‘双创’资源向全市创业者开放。”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傅伟介绍,近年来,学校不仅指导大批毕业生在扬州实现就业创业,还面向建筑、机械等6个行业中小微企业开展“双创”培训,培训上万名在岗职工。

    “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鼓励引导更多学子在‘双创’实践中展现朝气蓬勃的创新活力、敢闯会创的锐气志气、勇攀高峰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持续输送青年力量。”葛道凯表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