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长沙理工大学以思政赋能、用实践强技——
护航创新人才茁壮成长
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叶正芳

    本报讯(记者 李伦娥 通讯员 叶正芳)“我们的项目获得启迪之星、麓山科投等10余家创投机构青睐,公司机构估值已超5000万元。有风投机构正式签下协议,投资1000万元,100万元的保证金当天就到了。”长沙理工大学博士生黄旺,看起来一脸稚气,说出的话却让记者大吃一惊。

    黄旺现在博士在读,本硕博都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黄旺口中的公司正是他在校期间创立的长沙麦粒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而吸引风投的,则是他和团队研发的众多工业CAE软件中的一款名叫“麦道(Mroad)软件”的产品。只要按照路面结构设计要求,导入其材料特性,“麦道(Mroad)软件”就能快速计算分析满足要求的路面结构厚度、工程经济性选型等,为客户提供优化设计方案。这一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国内首创。

    “最要感谢的是学校和老师。”理工男黄旺不善言辞,但谈起自己的研发过程,话就多了。黄旺回忆,2012年他刚开始读本科时,学土木工程的他从没想过要研发CAE软件。

    “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发达国家对我们的‘卡脖子’,主要集中在高端芯片和CAE软件。”老师上课时的一句话,激起了黄旺的斗志,这才有了他持续10年的苦干——每天都几乎工作14个小时。

    “像黄旺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学校党委书记付宏渊曾任学工处处长,说起优秀的学生来如数家珍,如企业年产值达2500万元的硕士生邓佳威,3个月的实习就拿到了3项专利的博士生杨琪毅,主动申请参加扶贫队、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获得7000多万点击量的新闻专业硕士生娄梦瑶……付宏渊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多年来,学校就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长沙理工大学精心打造融入工程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以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目前,学校已建设245门课程思政“金课”,出版土木、机械等6本课程思政案例,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三全育人”教育基地。开放仅一个月时间,已有15000多名师生参观该基地,现场开设200多节移动思政课。这个类似博物馆的基地,分为“国之大者”“材之茂者”“师之贤者”“行之实者”四大篇章,拥有2000多幅(件)照片、实物、模型,生动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的发展。

    加强实训实践,“课堂搬到工地,工地搬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大批校友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该校土木学院组织教师黄戡连夜备课,医院刚一竣工,“火神山背后的土木力量”一课就已呈现在云端课堂。从基础处理到后勤保障,从能源供应到移动通信,从信息系统到物流运输……黄戡详细讲解其建造过程,“震撼”“感动”“自豪”成了当堂课的评论高频词。

    为悉心选拔培养拔尖创新苗子,学校还专门设置“创新创业型”教授岗,开设教学改革试点班,以发现苗子;依托14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398个校级实训基地,以训提能;常年组织40多种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工科类学生100%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近年学生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435项。

    黄旺就是在2016年参加学校比赛时,首次展示了自己编写的仿真计算程序。学校为他安排专门的指导团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为他联系合伙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导师杨建军为其垫付工资,原校长郑健龙院士引荐了国际计算力学科学家文丕华教授给团队做顾问。

    到记者采访时,黄旺团队已成功攻克内核求解算法、工业软件云端化、工业软件跨平台应用三大关键技术,申请企业软件著作权33项。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