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学习领悟关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和贯彻落实思路。15位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党的二十大代表、教育专家、校长和教师代表分别发言。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通过持续深入学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谋划工作、指导实践;要按照教育部党组部署要求,着力在深入学习、宣传阐释、研究咨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好表率。
回应呼唤,为强国奠定人才之基
教育强国是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坚实基础。今天校园里的学生,就是明日实现强国复兴梦的主力军。
“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部署,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和更加全面的认识,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
“要将每名学生装在心中,要加强思政工作、打牢理想信念基础,要加强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要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共赢思维与共赢能力的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提出了对基础教育应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的新思考。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深化课程、教材、教学等一系列改革。”朱之文表示,当务之急,要着眼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自主培养,解放思想,着力打破各种制约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系统构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源源不断输送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杨浪浪看来,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将继续踔厉奋发,继续积极探索课程化、系统化、常态化的城市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杨浪浪说。
更充分发挥教育的发现、唤醒和激励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尝试的机会、丰富的课程和自我发现的平台,进一步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北京市十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田俊表示,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如何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合的“土壤”,为人才未来的拔尖领军奠定基础。
作为校史主讲人,北京育才学校高中德育主任张莹每年都要给高一新生讲述育才的红色历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她更加体会到“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行动的指南,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对“发展素质教育”这句提法,既感到亲切又觉得责任重大,“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动力,以新课标实施为新的起点,开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发展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
在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坚持和全面贯彻教育工作的“圆心”——教育方针,努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为14亿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要求我们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根本保证。
学前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在欣喜于过去十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变的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表示,要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办好每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表示,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宏伟目标指引下,要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主动“向内看”“向上看”和“向外看”,开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刘志江表示:“我们一线教师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不懈奋斗。”
锚定目标,以实干笃行开启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接下来的10到15年,是教育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创新‘窗口期’、矛盾冲突激化的‘集中期’和教育由大到强的‘转段期’。”党的二十大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方向,细化任务书路线图,坚持落实教育在党政事业发展上的先导地位、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表示:“教育强国是全面实现其他12项强国目标的人力资源基础,在整体强国目标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
“信息化正在成为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教育强国的强力引擎。”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立足新时代,面向2035年,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分析辨别能力、资料检索能力、数据支撑能力,驾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改进教学,推动工作,提升效能。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委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建议,通过全面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本科招生的比例,积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等,适应国家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世界创新中心的要求。
“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学习好和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第八中学校长王俊成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