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临沂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继承学校深厚的教师教育传统,紧紧围绕乡村教育发展需求,突出优势特色,深化改革,立项建设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委托项目(编号18AWTJ51),为革命老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卓越乡村小学教师。
突出培养特色
形成育人优势
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足沂蒙、面向山东,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爱教育、爱儿童,学识深、能力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小学教师。
一是沂蒙精神立德铸魂的育人特色。学校坚持用沂蒙精神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卓越乡村小学教师,活跃在城乡的“梓琪志愿服务队”受到国家表彰,远赴云南的“云飞支教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二是“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学校多年来与市县教育部门和优秀小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课堂对接”等系列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乡村教师发展联盟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是项目引领持续改进的专业创新。从校级品牌专业、省名校工程重点专业、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建设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深化综合改革
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一是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卓越教师培养2.0等文件精神及乡村学校对小学教师的需求,优化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OBE理念,重构了课程体系,建设了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开发了4门线上课程资源;加强了教学案例库建设,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案例结合起来。
三是根据“学生中心”理念,实施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专业理论课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学习方式,专业技能课实施参与式、案例式和项目化教学方法;积极利用慕课、微课、资源共享课和雨课堂等资源与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是根据“持续改进”质量评价理念,改革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依据专业认证评价理念,将结果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将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读书心得、课题研究、社团管理和社会服务等纳入学业成绩评价范围;强化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值分析,形成了“评价—反馈—改进”的评价闭环。
五是依据国家卓越教师培养理念,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切入点,深入探索政府部门、大学、小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地合作培养卓越乡村小学教师。
六是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拥有30多间钢琴教室、舞蹈教室、微格教室、智慧教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及30个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实现了见习、实习、研习全程化,学生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50余项。
七是举办教师素养文化节,打造师范类专业文化特色,每年举行为期半年的教师素养文化节,包括演讲比赛、教学设计、“三字一画”等活动,全员参与,营造了学练结合、追求卓越的师范类专业文化氛围。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实施师资学历提升计划,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5年来,先后有11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3名教师从事博士后研究,8名教师赴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促进了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是校地协同,聘任12名特级教师和齐鲁名师为兼职教师,形成了兼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公开课、专题报告、实践指导、学科竞赛指导等多元化的专业支持模式。
三是实施“蓝青工程”,选聘了10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一对一”帮扶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快速适应和发展,4名教师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
四是建章立制,修订了《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学系工作规程》,加强了实体性的学系、教研室和教学团队建设,同时与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虚拟教研室,健全了教研活动制度,形成了工作活动记录、活动成效追踪与评价反馈相统一的长效机制。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实行“学校—学院—学系—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四级教学管理机制,通过日常教学督导、常规教学检查、专项教学检查等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质量标准。
二是以OBE理念为指导,制定听评课制度,通过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教师之间听评课,实现了评教全覆盖,对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性、常态化监控。
三是依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健全自我评估制度,包括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课程支撑情况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等。
四是重视用人单位跟踪调研工作,利用理事会会议、宣讲会、招聘会、社会实践等机会,采取网络调查、纸质问卷、现场走访、第三方评价等方式,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及用人单位评价情况,及时反馈培养效果。
五是通过部门联动、问题跟踪等方式,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形成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闭环,确保将专业教学质量要求落实到培养全过程。
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
三方互证成效良好
一是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95%以上受访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十分满意。以毕业要求中“综合育人”维度为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平均为4.6分(满分5分),在“立德树人”“班队建设”“沟通合作”等方面表现突出。
二是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面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总体教育教学质量满意率达99.92%,19个指标满意度均在90%以上,毕业生达到胜任小学教学的培养质量标准。
三是第三方机构评价。根据麦可思报告,毕业生全部就业,在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占86%,对母校高度满意,专业相关度高,对现状满意度94%,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满意度分别为84%、95%。
四是职后专业成长。通过来自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评价反馈来看,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业务素养,在岗位上善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充分展示了学校育人成效。毕业生中涌现出了30余名县(区)级中小学教学能手、校长及全国优秀教师等优秀代表。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张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