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经职业学院2021年立项为重庆市“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以来,主动适应“大智移云物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积极打造数智财经人才培养高地。
推进专业群梯级建设工程
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梯级专业群发展体系。学校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全新经济形态,围绕财经商贸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产业链和岗位群组群逻辑,构建了“两领先、两特色、两重点”的梯级专业群发展体系。对接会计专业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打造“西部领先”的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群;对接现代金融服务和现代文旅产业,打造“重庆特色”的金融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群;对接对外贸易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校级重点”的关务与外贸服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2021年,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两个专业群入选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A档。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坚持以德为先、以技为本、以文化人、以劳立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的高素质数智化财经商贸技术技能人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结合“大智移云物区”技术在会计职业中的应用以及会计转型的新形势,强化决策支持、数据赋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形成了“三四四”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专业群与京东物流、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等企业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将“课程思政、‘双创’教育、劳美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探索创新了“双元三融四证”人才培养模式。
数智化升级改造课程体系。学校主动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将智能化、数字化思维融入教学内容,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融合、上层互选”的书证融通数智化课程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采用“一减二增三改造”的方式,将“大数据分析基础”等新技术课程纳入底层共享课程模块,将“智能财税”等X证书相关课程纳入中层融合课程模块,将“智能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等拓展课程纳入上层互选课程模块。
推进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组织开展数智化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实施教师数智化能力提升全员轮训计划,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专业课教师组织开展了Python、RPA、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分析等专题培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数智化理念,强化教师数智技能应用能力,推进教师教学和数智技术紧密融合。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学校依托“一联盟一集团一中心”服务平台,基于“专业群+平台+团队”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成立了智能财税服务中心、新零售研究中心、新金融服务中心、智慧文旅服务中心、智能网联服务中心、商务数据分析服务中心6个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合作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决策咨询、企业员工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同时,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服务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建强高水平“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学校积极引育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选聘现代产业导师,柔性引进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导师,建成杨际祥大数据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校企联合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年均选派250余人次教师赴行业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70%。建成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创业导师“四师”引领作用,按照专业群建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实现以教师团队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建设良性发展。
推进数智化资源建设工程
打造数字校园建设标杆
持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按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及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围绕“两人一物”(即学生、教师和资产),实施 “数字赋能”计划,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原则,优化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校园数据交互中心,升级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微应用40余个,建成OA、人事管理、学生管理、数字迎新、校情反馈、网上财务报销、智慧党建、智慧教学等多个应用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管理、育人工作深度融合。
校企共建智慧人才培养平台。学校与行业知名企业联合建成VBSE财务综合实训室、新零售智慧实训中心、直播电商实训室、金融大数据处理中心、智能财税生产实践实训中心、智能审计共享服务中心等一批智慧型实训室;根据“1个专业群+1个龙头企业+N个中小企业”的“1+1+N”产业学院建设思路,建立了永辉1933学院、中联智慧财经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联合融媒体平台及头部MCN机构成立直播学院。学校充分发挥校企共建平台作用,共同推进智慧人才培养工作。
持续丰富数字化课程资源。学校加快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按专业群建成“多样化”“可视化”课程资源包,横向提供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资源包,纵向提供能力进阶课程资源包,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2021年以来,建成“四史”学习教育等在线课程4门、微课130个,新建“大数据分析基础”“财务机器人”等智能化课程6门,升级改造“财务管理实务”“基础会计实务”等在线开放课程12门。获评重庆市一流课程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
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打造“三财”素养教育品牌
完善“三财”素养教育体系。深入挖掘办学历史和特色,形成了以“爱国立德、忠义孝悌、诚信自律”为“财品”,以“善贾生财、乐于通财、精于理财”为“财智”,以“敢于创新、长于精算、经世济民”为“财英”的 “三财”校园文化,完善了“重财品、强财智、成财英”的“三财”素养教育体系,升级改造了“三财”素养学分数字化管理平台,全程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养成长轨迹。
完善三级竞赛机制。学校依托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每年开展“技能活动月”,持续完善“国家、市级、校级”三级学生技能竞赛机制,不断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2021年以来获得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市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2项,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智能财税”“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45人通过免试“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校与永辉超市、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一体化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对接永川众创空间,打造创客联盟网络平台,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完整的创业英才服务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空间、环境、资源和全面指导,为学生创业者提供致富项目评估、创业指导等创业核心服务。2021年以来,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2项,“互联网+”“挑战杯”“渝创渝新”三大创新创业类大赛市级奖70多项。
丰富各类文体特色活动。按照“校级有引领、学院有品牌”多级联动思路,打造了“两节三广场”等品牌活动,与社区、企业共建了一批 “青少年之家”“三财素养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四点半课堂”“文明在行动·永川更洁净”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校园之春”等文体活动,持续提升校园文体活动的创新力度和吸引力。2021年以来,学生获得各级各类文体比赛奖60多项,学校女子篮球队首次获得CUBA第六名的好成绩。
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学校构建了 “课程+实训+生活+服务”的劳动教育体系,成立了劳动教育中心,创新性开展劳动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强化实习实训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的服务劳动,举办劳动文化节、劳动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持续深化劳动教育。
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打造财经全域培训服务样板
依托三大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成立了秀山、城口、蔡家乡村振兴学院,探索实践“知识、技术、项目” 入村的职业培训路径,培育典型村社创富带头人。学生王民坤创办的企业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带动100多人就业、300多农户增收。廖衡等学生创办了电商公司、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项目。学校充分发挥财经商贸特色优势,与当地社区共建“财富学院”5所,为社区居民、中小学生、老年群体、创业者提供理财、金融、家庭记账、企业管理等社区教育服务。依托“直播学院”,开设“电商直播实战班”,累计培养直播电商人才300余人。
立足地方需求提供智力支撑。学校持续深化校社、校企、校政协作,与社区、村镇等共同开展“四点半课堂”“防诈骗”“税收志愿服务”等活动,为仁宝、VIVO等企业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与永川税务、审计、邮政等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新职业供应链管理师培训,面向永川区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累计培训超2万人次。
共享资源成果拓展职教影响。学校与中联集团等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联合打造X证书师资培训团队4个,面向重庆、山西、贵州和福建等职业院校教师开展了X证书师资培训6期,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培训能力。学校积极打造“中文+职业技能”课程资源,牵头“国际商务”、参与“跨境电商”两门职业汉语课程开发工作,与泰国南奔技术学院等共建共享电商、物流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中文+直播带货”培训包,推进国际化课程建设。学校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电商乡村振兴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合发起成立“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
(蒋世军 王伟伟 张小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