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五千年》 杨琪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基础教育中特别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偏向智育。我的学生时代,音乐和美术被视为副科中的副科,上课时间经常被其他考试学科所占用。当了老师之后,深刻地觉得应该把这欠缺的一课补上。说补上,不是说要学会画画,要画得有多好看,也不是说要学会唱歌,唱得有多好听。这些都不重要,我更关注审美对一个人生命的影响。 最近读了《中国美术五千年》一书,这本书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杨琪撰写,是写给大众的美术通识读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在我的知识体系中,似乎只是在中学阶段学历史时,记住了一些关于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看到相应的画作之后,也能知道这是谁的作品,但是这个作品好在哪里,从什么角度去欣赏,就全然不知了。比如,我知道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图》。但是,印象中《洛神赋图》只不过是一幅图而已,没想到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卷“连环画”,既可以通过人物看到很多故事,又能够通过人物具体情态去挖掘背后极为细微的情感。这实在是一种由知识到审美的转变。 杨教授在介绍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之后,还进一步介绍了顾恺之作为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提出了“以形写神”艺术主张,并梳理了中国绘画从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以达神形兼备艺术效果的时代背景。这样一下子就令读者豁然开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看得更明白,更透彻了。 类似情形在书中比比皆是。在介绍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时,特别提示我们注意中国画与西方画在画面透视关系上有很大区别。西方艺术作品常见的是“焦点透视”,是游客跟导游一样站在那里不动地定点观察。而中国画则是“散点透视”,是游客跟着导游一起移步换景的观察。有了这把欣赏的钥匙,再加上相应的文字解说,就能真正看懂这幅名画的妙处之所在了。这部分末尾还着重分析了为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风俗人物画发展的顶峰,帮助读者搞清楚了人物画发展的来龙去脉。 再比如,2017年在故宫博物院展览《千里江山图》,游客蜂拥而至。但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不过是闻其名,看个热闹而已。但通过《中国美术五千年》这本书,就看出了很多门道。唐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大行其道,而宋代却一变而为青绿山水画,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唐末五代,战乱频繁,水墨山水偏于表现对隐居山林生活的追求,而宋代则是太平盛世,青绿山水偏于表现对秀丽江山的歌颂与赞美。 杨教授在这部分结尾的补充说明,更是点睛之笔,不妨照录如下:“在北宋,山水画的主流是青绿山水画,这并不是说,水墨山水画已经完全绝迹。只是说,水墨山水画不是山水画的主流。有些人既画青绿山水,也画水墨山水。画青绿山水是投时尚之所好,画水墨山水则是表现胸襟。”类似于以上这种看似不经意,但又寥寥数语之间揭示了中国美术发展规律或者时代特征的评论在这本书中比比皆是。这让我作为一个美术门外汉不禁眼界大开,一步步跟着走进了门内。 实际上以上所举只是本书的片段而已。在这本书的后记,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规律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类型的“初创——繁荣——衰败”的过程,做了要言不烦的介绍,令读者对“中国美术的来处和归路”了然于胸。 《中国美术五千年》一共收录了24个朝代,50位名家,300幅传世名作。读了这本书,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中国美术的名家名作,系统梳理了中国美术的历程。对青少年而言,在人生中的黄金时代,接触并反复阅读这样的书籍,对他们的生命和情感塑造,都会起到莫大的作用。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他的名著《审美教育书简》中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审美教育之于人的生命、人的情感的养成有着无可言喻的重要性。青少年时期,实在有必要多读一些类似于《中国美术五千年》这样的通识性好书,先“纸上谈兵”,在理论上提升审美水平,然后再通过去博物馆、艺术馆提升实战经验,两者叠加起来,才可能有“眼高”的审美。有了“眼高”的审美,才可能有出彩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