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乌江,蜿蜒而来,成就了物阜人丰的美丽思南;靠几百年的辛勤经营和发展,思南山城凭“黔中首郡”的雅号享誉黔川。别致幽雅的思南县第六中学就坐落在乌江西畔、思南山城的北端。校址历经明朝李渭讲学的“为仁书院”、国立思南初级中学、贵州省思南师范三个重要阶段。思南县第六中学植根于思南教育的沃土,薪火相传,赓续数百年教育荣光,不断前行。
秉承“为未来奠基,为梦想启航”的办学理念,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造佳绩,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区域内创造了品牌。近年来,学校启动外语教育特色示范校建设,立足国际视野,以外语特色教育为抓手,以生态化教育为方向,拓宽素质教育外延,促进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发展,探索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学校的发展之路。
特色教学模式催生着学习的高效
外语教育特色示范校建设首先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学校遵循“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方向,明确了“形成共识、试点引领、全面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并实施了“生态化任务型教育教学模式”。
根据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学校在推行“生态化”校园文化理念、倡导和谐自然的教育之美、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主张师生关系共荣共生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生态化任务型”课堂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了《生态化教育模型》《生态化教学模型》《生态化任务型课堂模型》《生态化任务型课堂“四环九步”实施路径》《生态化任务型课堂评价维度》等课堂教学模型,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特色教学模式的推行实施,实现了“五个转变”,使课堂教学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更加高效。即:实现了从注重知识点传授的“以教为中心”,向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从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转变;从重死记硬背、“期末一考定成绩”向重过程性评价的学业评价转变;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到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行为转变。
开发校本课程,展示再学习的价值
为培养“德才兼备、个性自由、心智健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校在认真研究新高考改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校情、教情、学情,逐步建立起极具思南六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兼具本土化特色化,其中包括外语特色课程、文科素养课程、思政教育课程等主要内容。目前已形成“校园实用英语口语”“校园英语阅读”“用英语讲贵州故事”“思南旅游”“思南农耕时代乡土文化趣谈”“古典诗词情境与欣赏默写”等18门特色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
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补充了国家课程内容,实现了“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指导、多元化发展”教育策略,挖掘了育人价值,为学生“全面加特长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广阔舞台,极大提升了办学质量,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搭建平台开展活动,彰显艺术特色
为了加深文化育人功能,学校重点打造了“党建主题广场”“外语主题广场”等,建设工程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巧妙的设计、主题化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使学校富有浓厚的教育氛围和突出的特色教育内容。
学校组建了以外语与文化、艺术与审美、科技与思维、健康与体育、劳动与实践五大领域为主的61个社团组织。其中,有西方礼仪社团、英汉互译俱乐部等21个外语特色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参加社团,入社率70%以上。各社团由学校学生发展中心统一管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社团活动。活动开展有计划、有组织、重辅导、重活动,并及时抓住活动过程中的优秀典型案例,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训练场景等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及时在学校外语主题广场和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定期开展社团验收展示活动。
构建特色平台,开设了外语学习图书室、阅览室、鸟巢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平台;通过建设外语听力训练中心、外语电子学习阅览室、学生外语涂鸦板报、外语素能展示舞台等平台,供外语学习、实践交流,促进学生特色、特长的发展;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实时宣传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动态和工作亮点。
创新外语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外语素养。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定期举办外语艺术节,内容包括:春季学期开展学生“外语演讲大赛”“外语书法大赛”“外语写作大赛”,秋季学期开展学生“外语歌曲大赛”“外语戏剧节”等活动。使学生外语才华不断展现。通过环境和实践相结合,打造“外语素能展示舞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和理解问题的习惯,使外语学习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每天开通外语广播,每周举办一次“双语思政讲坛”,举办大型活动坚持双语主持,既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也筑牢学生文化自信根基。
走进思南六中,树荫下,花圃边,浓郁的学习氛围里,潜心诵阅的学生随处可见,丰富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在这些活动中,外语歌曲大赛、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等外语特色活动格外惹人喜爱。特别是外语戏剧大赛剧目中,既有来自《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的美丽故事,也有《西游记》《花木兰》的现代演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融合英语教学成果,巧妙运用舞台艺术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既展现西方优秀文化特点,又在中华民族思想意涵的传承中让学生增强了文化自信。
多渠道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发展格局
学校深化校际合作工作,与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铜仁学院国际学院结为姊妹学校,定期开展外语学科交流指导活动。强化专家引领,与田兴斌博士工作站、兰显芳省级外语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先后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吴平教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小红等专家到学校开展教学指导活动。
同时,探索与国际高校远程合作,与英国剑桥大学在读博士鲁芮汐教授开展远程专题课堂,开阔师生国际视野。聘请外籍教师到校开展外语教学活动,丰富特色教学内容。先后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三位外教到学校从事外语教学工作。
此外,学校还广泛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先后与贵阳十中、江口淮阳中学、印江第一中学等学校开展特色创建、经验交流、工作互补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和特色建设经验共享活动。成立社会实践基地,依托思南周边环境,在“藏龙洞”“黑鹅溪”分别成立了劳动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搭建了实践平台。
强师资提素能,保障育人品质
通过“专家引领、强化培训、高校合作”等形式,学校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促进外语师资队伍发展。
学校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邀请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先后邀请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张炼教授、曾贤莫副教授,铜仁学院国际学院田兴斌院长等专家教授为教师作专题讲座及培训达20余次,并先后聘请5个不同国家的外教承担口语教学。同时,组织外语教师暑期到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外语专业培训活动,与有关高校建立姊妹关系,借着与高校间的合作,通过专家引领特色发展。
学校还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在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培训的同时,也派出学校教师到高校开展讲座培训活动。拓宽了教育教学思路,常态化开展横向交流,将教学研讨活动延伸到周边学校,促进生态化教育模式纵深发展。目前学校外语教师刘正洪、杨光发、曾杉已被铜仁学院国际学院聘为外语兼职教师,三位教师定期赴铜仁学院国际学院开展教学讲授。
长期不断的教师培训活动,使教师队伍的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学校外语特色教学模式和理念已渗透到其他学科,并得到了稳步推进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近3年,一大批青年教师已成长为教学骨干和中坚力量。外语教师刘正洪于2021年被评为市管专家,物理教师邵强国被评为“黔东首席名师”培养对象。学校教师参加九大学科市级和县级优质课、教师技能大赛比赛,3人次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8人次获得市级竞赛二等奖,24人次获得县级竞赛一等奖、7人次获得县级竞赛二等奖。
创新结硕果,潜心谋发展
开展外语教育特色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得益于思南县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将于2023年底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学校特色建设、规范化办学得到了更有力保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
学生外语素养大幅提升。经过特色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的推进,学生学科学业水平成绩提升显著。3年来,参加省市县配音、词汇、写作、口语等外语素养大赛获一等奖122次、二等奖182次、三等奖197次。学生的外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良率提升到62.22%。学生在外语歌曲演唱、课本剧表演、日常行为翻译等方面外语活动参与率达40%以上,达到外语特色示范学校创建标准。
一系列特色校园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外语教育特色活动的带动下,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不俗成绩。近3年来,学校体育与艺术类各项比赛获省、市、县级一等奖共51次,省、市、县级二、三等奖及组织奖共80次;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获国家奖72人次、省级奖307人次、县级奖356人次。
学校组织外语教师团队先后到贵阳十中、江口淮阳中学、印江中学、北师大贵阳附中等县外学校开展外语教育特色示范校建设推介交流活动,深受赞誉。特色建设经验引领推广,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风雨砥砺,春华秋实。学校自创建以来,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一、二本上线率和录取率一直稳居全市同类高中前列,连续8年荣获铜仁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奖,其中6年获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质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创建重点科研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铜仁市先进集体、铜仁市“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专题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经过3年建设,学校特色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梧桐枝叶茂,凤凰翩翩舞。思南六中在“党建立校 特色亮校 质量兴校”引领下,一路高歌猛进,一路探索实践,一路创先争优,个性特色不断彰显,赢得了社会赞誉。勤劳的六中人,继续在学校发展的征程中,不断筹谋,朝着特色化、内涵化、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力前行!
(孙家初 魏治淮 徐小暑 张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