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让“诗意的光亮”照进教育现实
张克中

    与社会中的其他许多职业一样,教育也是服务于人的存在。但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本质属性的道德性,成全人是教育为人的使命,这种特质让教育本身、教育行为、学校的存在、教育过程、学生成长过程拥有了哲学诗性。教育的哲学诗性既抽象又具体,其为人的普遍价值是抽象的,其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成为活泼泼的生命又是具体的。基于此,我们才主张和强调每一个教育从业者、每一所学校都要遵从教育的德性,通过自己的职业努力,让教育的诗性成为教育的现实。

    杨九俊先生将教育的哲学诗性具体界定为“幸福教育”。他认为,教育既是为人,使学生获得幸福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学校与教师在成就学生幸福的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他主张幸福教育就是办幸福的学校,做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近几年,杨九俊先生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诉诸文字,连续推出以“幸福教育”为主题的教育观察与思考,这本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意的光亮》是他关于“幸福教育”的第五部作品。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所有场域都有江苏基础教育从业者的身影。杨九俊先生既是新世纪江苏基础教育大发展的领导者之一,又是这场基础教育大变革的重要研究者和实践者,江苏基础教育的每一次行动,都有他的参与。他观察、记录、思考、研究,然后进行专业的判断。阅读他之前的四部著作,杨九俊先生周延的观察、缜密的思考、详细的记录和他笔下的专业分析给人以启发,就像这部《诗意的光亮》第一辑“瞭望前沿”,涉及科技、社会发展对教育变革带来的观念冲击、行为影响、路径思考,涵盖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方方面面。从这些教育案例和教育观察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名基础教育从业者对教育前沿问题敏锐的“嗅觉”,更能体会到其对教育前沿问题独到而深刻的分析。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江苏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推进项目之一,在本书中,杨九俊先生用了整整一辑的篇幅来表达自己对一批名校在高品质学校建设中创新实践的观察,他观察的对象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是对基础教育所有学段的全覆盖。这些学校观察既有一校探索,也有集团化办学;既有区域整体高品质办学的记录,也有跨区域的名校办学思考,提炼和总结了一批名校的创新实践经验,表达了自己在“守朴”中对发展并成就学生的教育方式创新的期待。

    因成全人的使命而拥有诗性光辉的学校教育,无论中外,校长与教师都是走向教育诗性未来的关键。在中国当下的教育语境中,一所学校如何作为,首先要看校长,校长有无教育的情怀,有无清晰的教育理念,有无坚定的教育信念,有无历尽艰辛而始终不渝的专业作为,这对一所学校的现状与未来十分重要。一位教师如何作为,要看他是否认同教师的身份意义,是否拥有职业的朴素良知,是否秉持专业的负责态度。校长与教师的专业状态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所能拥有的学习结果。在本书的第三与第四辑,杨九俊先生从校长与教师两个视角给阅读者呈现了教育的诗意。无论是王文英校长的“百川园”,还是吴建英校长的母语美育实践,我们都能看到江苏一批有情怀有使命担当的校长在教育旅途中的思考与诗意追求。无论是陈家梅老师在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探索的儿童数学课堂,还是杨九俊先生对自己过往几十年间语文专业探索的点滴记录,都让阅读者一睹教师做专业思想者的美,认识到专业修为的重要性。

    杨九俊先生将此书命名为“诗意的光亮”,在我看来,“诗意”是江苏基础教育者对教育哲学诗性的执着追求,“光亮”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实践者在专业努力过程中给人的感动。其实,这部《诗意的光亮》,又何尝不是杨九俊先生自己的写照呢?“诗意”是他矢志不渝的专业修为,职业责任的主动承担,鼓舞人心的使命坚守;“光亮”是他带给人的精神鼓舞,是他诉说的那些教育故事带给人对教育美好未来的想象。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