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
锐意实验 笃行致远
——写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居艳 王春玉
校园湖景
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
校门
学生劳动教育体验——种山芋

    创建于1902年、坐落于南京市察哈尔路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师附中”),在历史洪流中七迁校址、十易校名,但始终盛名不衰,从中走出的社会各界人才亦数不胜数,包括巴金、胡风、严济慈、袁隆平、顾作霖、彭珮云等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学校120年的办学史,是一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锐意实验的探索史。从最初的“六三三制”、道尔顿制实验,到后来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超市”建设,再到当下的“全E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南师附中的一次次探索,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万千学子的命运,在江苏省的基础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创新学制实验 引领教学新风

    南师附中的前身是清末名臣张之洞奏设的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此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南京鲁迅中学等,1984年定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早在建校之初,张之洞就明确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应“严访良师”“研究教育之理,讲求教授之法及管理之法”。20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在校工作时又提出,“教育的事业,是一种实验的事业”,主张对新学说、新措施,先搞实验,再谋推行,教师也必须“略谙教育原理”“确具实验精神”。

    尊重身心发展规律,率先推行“六三三制”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教育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种改革思潮自由迸发,学制改革迫在眉睫。1922年秋,东大附中率先在全国推行新学制,即“初高中各三学年俱行分科选科制,设职业科与普通科”,同年10月,廖世承为全国教育联合会起草中小学“六三三”新学制方案,迈出中小学学制与课程改革的坚实步伐。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试行“道尔顿制”

    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道尔顿制实验同样为人们津津乐道。这是当时国际上较为推崇的一种新型教育实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会忽视学生个性差别,因此专门设计了个别化教学制度,以自由和合作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923年6月,南师附中先以补习班作为道尔顿制试点,9月正式在初一、初二年级试行道尔顿制。经过一学期的对比实验,学校发现道尔顿制过于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的作用和德育,同时存在无法克服的七大问题:经济问题、考试成绩问题、个别差异问题、操习问题、系统的知识问题、团体教学问题以及训育问题等。1924年9月,学校停止道尔顿制实验,廖世承果断指出道尔顿制不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相对于班级授课制并无绝对优势。实验以失败告终,却奠定了南师附中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教育实验传统。而道尔顿制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跨学科教学等教育精神,也自此流淌进附中人的血液中,在此后一次次的实验和改革中闪烁光芒。

    重视心理研究,创立心理实验室

    在这一段时期内,南师附中所进行的心理实验探究也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1920年,廖世承与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合作,以附中为实验基地,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创心理实验室。1928年至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与中大教育学院合作,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进行了多层次、多学科的心理教育实验。其中,艾伟主持的“中学生国文英文读法心理研究”,张士一主持的“初高中英语教法研究”,萧孝蛛主持的“多方适应测验”,许恪士主持的学生心理测验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940年2月,在位于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内,心理学教授艾伟建立了中学六年一贯制的心理学习实验班。举办实验班的目的固然是为了给中央大学提供一个“教育心理”实验场地,但其进行的“教育心理”实验与测试,都符合中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中学的教学与学习大有裨益。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在面临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艾伟等人还是利用邻近中央大学等便利条件,选聘了一批品德高洁、富有学养的教师。在这些教师的引领下,实验班学风纯正、成绩优异,从中走出了丁衡高、何凤生、伦世仪、王兆凯4位院士。同时,实验班的“教育心理实验”也取得丰厚成果,以国文教学为例,完成了《篇幅长短与诵读速率之关系》《朗读与默读之比较》《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之相关研究》《韵文与散文在持久记忆上之比较》《整篇诵读与分段诵读在效率上之比较》等多篇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

    这一阶段附中之所以在各项教育实验与改革中建树颇多,与当时雄厚的师资力量息息相关。1955年以前,学校的校长多由大学教授专任,大学教师到附中兼课也是惯例,许多著名教授如王瀣、柳诒徵、邹秉文、钱崇树、胡先骕、杨铨等都来校教过课。

不断创新课程改革高度

    在时任校长胡百良的带领下,南师附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附中课程改革也在未来数十年的一次次探索中创造新的高度。

    多元化设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南师附中陆陆续续设置了20余门选修课,将原先的单一结构课程,改变为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复合结构课程。附中将这些选修课分为3类:扩大知识面的,如电脑、实验化学、科学方法;培养兴趣爱好的,如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电工;还有一类旨在培养“尖子生”的,所教内容并不受限于教学大纲,如外语、数学、物理,其中外语选修包括英语口语、日语口语、俄语等,前两门都由专门聘请的外国教师讲授。这些选修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短,有利于因材施教。

    据统计,在1983—1988届高中学生中,每届都有95%参加了选修课的学习,其中选学4门以上者占学生总数的60%。南师附中后来曾做过跟踪调查,1983年以后的连续10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均在95%以上,有80%的学生达到本科线。在那个大学尚未扩招的年代,这样的成绩给予了全校师生极大鼓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的课改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时间跨越到21世纪初,“课程群”和“课程超市”成为南师附中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学校以满足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为目标,不仅开设了国家必修课、国家选修课,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学校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学科活动课程等,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到了2010年,南师附中的选修课程超市,已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信息技术、体育、网络、技术、其他等15大类200余门课程,仅语文就包括旅游文学、小说欣赏、戏剧艺术欣赏等30余门课程。总的来说,人文类选修课程以增加阅读、提出问题、撰写论文、社会体验为主,理工类则突出学科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

    多层次构建助推个性化培养

    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南师附中近10年来对课程进行系统整合,逐渐形成了“互联网+”平台架构的三维课程体系与框架结构。在这一框架结构中,每一项课程内容都承载着对应的育人目的,既突出课程的育人价值,也注重课程的思维品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与此同时,课程的设计基于层次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需要。

    在已有德育体系的背景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以游学文化、社团文化、修身文化、仪式文化和阅辨文化为载体,以责任、创造、坚毅、仁爱、独立等核心品格提升为目标的“五位一体”品格提升路径。

    竞赛类项目是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已形成了制度完善、结构严谨、考评合理的课程体系,既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奥赛课程,也有科创、人文、艺术、体育等竞技平台。学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设了不同层次课程,有针对性地突破学科发展瓶颈。学校还设立竞赛部,建立一支30多人的卓越导师团队,构建卓越课程体系,实现卓越教育。

    2014年,依托政策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签约开办“科学菁英班”。该班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在结合国家课程并吸收IB课程、AP课程特色的基础上,整合出一套系统课程,培养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科技创新优秀苗子。“科学菁英班”的师资力量以南师附中为主,国科大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和科技实验指导任务。经过若干年的探索,目前“科学菁英班”的学生发展状态良好,在人文情怀、科学素养以及学科融通等方面都有优秀表现。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开发和实施了空军青少年航校课程,这是附中对人才规格的另一种范式尝试。

    打破边界实现深度融通

    增强课程的融合性,提升课程水平与育人能力,是南师附中近年来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通过打破学科边界、能力边界、资源边界、教师边界,融合理念、机构、教学策略、学段、环境、地域,深入进行课程整合重组,不断追求课程的本质融通和深度联动。

    “全科阅读”项目正是这种融通的集中体现。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涵盖各学科大类的阅读课程。学校将阅读内容分为语文、英语、数学、自然学科类(含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科学类(含政治、历史、地理)、综合类(含信息技术、心理、体育、艺术等)六大类,其中语文、英语和数学3门学科为必读,其他三大类每类至少涉猎一门学科,具体课程包括文学经典、科学史著作、科普作品、科学家传记,以及与某一学科重点知识相关的经典学术著作,如《时间简史》《国富论》等。全科阅读强调的是“深”而“广”、“博”而“通”,鼓励学生用学科融通的眼光看待世界、发现问题。2019年,南师附中“全人教育视域下高中全科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成功申报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

    与之相对的,纵向的课程融通则是基于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与贯通,包括初高中衔接课程、大学与高中衔接课程。在南师附中,每年的高一新生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礼物——“科学盒子”,盒子里装着实验手册、手电筒、量角器、汽车模型、纸板、砂纸、微型显微镜……每个人不尽相同。按照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按照实验手册的指示完成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完成调查报告,这正是学校积极开发初高中衔接课程的一个实例。近3年来,学校陆续与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

    2020年,国家教育部门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江苏省有3所高中名列其中,南师附中是其中一所。站在新的起点,附中人将在课程改革领域不断突破,为全国同行和兄弟学校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创新教与学方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赋能

    如何让学生拥有更高质量的学习,学得好、学得透,为终身发展奠基?围绕这一问题,附中人的努力从未停歇。10余年来,南师附中在校长葛军的指导下,关注整体视域下“每一个”,相继开启了“全E生态教育”“高阶思维课堂”等对教与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并实行更加多元的评价机制,为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方位、个性化发展打牢基础。

    “全E生态教育”搭设无边界学习空间

    南师附中自2015年开始,在江苏率先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优质的“全E教育”生态系统,运用数字技术对教与学的环境、方式等进行重构和融通,增加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选择,使得学习策略更有效、学习过程更流畅、学习兴趣更饱满、学习体验更生动、学习机会更平等。同时,学校组建“E学习”项目教研组,逐步推行“E课堂”(即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教学实验,探索并确立了适合本校的“全E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微课导学助教、网络探索查找资料、模拟实验自主探究、交互课堂展示交流、在线测评精准助学。

    此后,学校在如何推动“全E教育生态动力系统”的构建方面下足功夫,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突破时空局限的学习、遍历—探究式学习、主题引领式学习。教师们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凤凰优阅、Moodle、科大讯飞智慧课堂等在线平台,将移动学习、慕课、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进行综合化应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学习,助推学生人文、科学、艺术精神的生长。

    “高阶思维课堂”有效激发内在潜能

    如果说“全E教育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外在环境建设对提升学习能力的帮助,“高阶思维课堂”关注的则是内在思维培养对学生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建立了一支校级统筹、专家引领、学科参与的师资队伍,开发“无边界课堂”(打破课堂边界,打开学生思维,走进古生物博物馆、市图书馆、研究所等)“综合思维课堂”等为要素的课堂教学范式,通过将思维的质性(批判性、创造性)、量性(问题群、任务群等)注入课堂,让思维成为课堂的“基因”,从“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同时,各学科教学均注重系统性的学法指导与训练,从“知识化教学”转变为“思维化教学”。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高阶思维课堂”在南师附中有着丰富的体现:2019年,“让我们一起想”开放日活动隆重举行,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多元教学,注重学思结合,构建多样化学习方式,全面展示师生风采;2020年,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教学开放日”活动调整为“教学开放周”,全球同步直播、云端共享,课程累计播放量达到6万多次,实现并推动了教育理念在更大范围内的交流探讨;2021年,学校举办“国内外课程比较”主题教学开放日,寻求与国际课程的相互借鉴,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在此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编印了《南师附中思维教学案例集》《新课标下单元化教学的探索》《IBDP与我国高中理科课程比较研究》等实践探究成果集。

    特色评价体系助力学生多维生长

    在创新教与学方式的同时,健全综合评价体系迫在眉睫。经过不断探索,南师附中逐步构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性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多维生长。

    南师附中参照并借鉴国际先进评价体系,着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与差异化评价,使评价体系成为一种民主协商、行为主体参与的过程。学校认真学习、研读江苏省教育部门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及方式与综合素质评价融合,建立多样化、开放式、重过程、促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76个指标点)。为每名学生建立完整的综合素质档案,每个指标均有具体的采集点、采集对象、关键采集点及实施建议。每学期末,学校发布《学期末综合评价操作流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等文件材料,科学、规范、富有成效地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通过附中版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三级指标的研发,健全综合性评价;通过优化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如加大优秀作业评选、试卷书写规范、课堂综合表现等项目的表彰力度,强化过程评价。

    与此同时,依靠科技助力,南师附中不断优化选课平台、综合评价平台、全科阅读平台、成绩处理平台等,实现“教·学·评”一体。如引入“智学网”“网通”等评价系统,提升评价的精准性、交互性,引入“学智云”“智通云”教学平台,实现课堂及时交互、实时评价;通过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和反馈,探索增值评价,改变现行单一分数评价与经验评价的方式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南师附中走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各高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在人文竞技赛场上,附中学生获得多项殊荣,在全国作文大赛、全国英语大赛等比赛中,每年都有约20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科技竞赛更是成果丰硕,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竞赛中,附中学子获得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连续10年居江苏前列,近5年在五大学科奥赛中累计5人入选国家队、61人进入省队、244人次获全国一等奖、968人次获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奖牌5枚。此外,附中学生还积极参与国际志愿者等项目,并承办各项重大赛事与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师附中依旧焕发着蓬勃活力。首批国家示范高中、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IB国际文凭项目学校、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多项荣誉纷至沓来,这所拥有120年历史的名校,正以其独有的青春姿态迎风起航,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耕耘不辍。

    (居艳 王春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