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坚持探索与实践“红色铸魂、文化培根、课程立身、技艺强能”的语文教育硕士培养路径,致力于培养一批“胸怀祖国、扎根乡土、厚植情怀、深耕文化、甘为人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乡村振兴奠基。
红色铸魂——实施“一看二进三结合”实践育人模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
将红色打造成师德底色。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一看二进三结合”实践育人模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体系全过程。“一看”: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中观看学校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大别山红色薪传》,在气势恢宏的史诗中坚定学生“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理想信念;通过观看大型原创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在婉转的歌声中感受“一山复一山,一岭高一岭。学堂遍黄冈,处处读书声。百年老师范,代代铸师魂”。“二进”:一是走出去,在研究生见习、实习、研习时,组织学生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等大别山红色资源馆,开展红色文化体验式、浸润式学习;二是请进来,邀请老革命、红色讲解员进课堂,讲好大别山革命故事,阐释大别山精神。“三结合”:将大别山红色资源与研究生党建、校园活动、课程思政相结合,大力开展红色主题“青马”宣讲、团党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建引领活动,组织参加“读懂中国”征文比赛,编排闻一多爱国话剧等,植入红色基因,以红铸魂,将红色打造成师德底色。
文化培根——推进“四化”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赋予其扎根乡村的文化能力。学院通过选修课和研究生社团活动,开展名人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的教育,使研究生“懂乡音、知乡俗、结乡缘”,赋予其扎根乡村的文化能力,为研究生“下去”“留住”提供“黄冈良师方案”,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黄冈良师智慧。
黄冈自古人才辈出,是东坡文化的诞生地,产生了一系列大师级人物,如地质学家李四光、哲学家熊十力、政治史兼经济学家王亚南、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文艺理论家胡风、诗人学者闻一多、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徐复观、哲学史家兼佛教史家汤用彤、方志学家王葆心等。文学院(苏东坡书院)依托“鄂东名人文化研究团队”科研成果,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讲座,涵养学生热爱足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激发他们下得去的内生动力。学院依托鄂东方言调研团队,带领研究生对黄冈方言文化展开实地调研,编制黄冈方言手册,为研究生扎根乡村打开与乡村交流对话的通道。“知乡俗”,借助王金禾教授主讲的湖北省精品视频课程“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了解尊重乡村风俗习惯,以“家文化”为原点,开展家风家训文化调研,助力新农村建设。“耕读以传家,崇文而重教”,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中陈列着的3000多份古朴的农耕文化典藏品,生动再现了历代耕耘者的生活境况与生存智慧,研究生通过实地观摩,浸润学生的乡土文化根底,为乡村振兴播下青春火种。
课程立身——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开展“六结合”学习方式改革
坚持课程立身。为全面锻造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学院构建“两课三习”课程体系,形成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专业理论课程群,打造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生态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发展。以研促教,以训促学,研训结合,实现校内与校外双联动,持续推进语文名师进课堂活动。实施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实训与竞赛、专业实践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六结合”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学有所思、践有所获、行有所止的乡村教育奋楫者、乡村振兴引领者。
技艺强能——强化艺术和数字能力,实现“一专多能”
实现“一专多能”。乡村振兴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硕士人才队伍,学院从乡村建设实际出发,强化研究生的艺术和数字能力。一是成立学生社团,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院先后成立“点墨书法社团”“文羽飞扬羽毛球社团”“轻影舞蹈社团”“故声吟诵”四大研究生社团,意在培养学生的文体特长、说唱艺术,研究生先后在学校、湖北省、全国组织的文体比赛和吟唱活动中获奖;二是以数字赋能教学,借助信息化手段、数字化资源,依托校内智慧教室,开展课例分析、微格教学、同课异构等活动,扎实提高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乡村振兴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通过“红色铸魂、文化培根、课程立身、技艺强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打造教育硕士黄冈品牌,将乡土教育情怀养成与乡土教育能力提升深度融合,重塑乡村教育者与乡村建设者的双重角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方正 陈晓乐 吴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