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2年11月05日 星期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初心镌刻在山川大地上
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尚紫荆 魏海勇 王俊芳

    “恐龙多样性在晚白垩世的降低,很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另一重要原因。”近日,继“小行星撞击假说”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韩非博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恐龙灭绝成因提出新的依据和视角。这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古生物学和年代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一大重要突破。

    195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建设应运而生,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地质高等学府。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坚守教育初心,潜心立德树人,培养出大批优秀地质专业人才,谱写了一首首投身祖国地质事业的时代赞歌。

    校本文化孕育特色思政品牌

    走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工程楼旁伫立的一座雕像引人注目,雕刻的人剑眉星目、意气风发。这是水文地质专业1989届校友张国旗,曾扎根基层帮助18个乡的村民解决“吃水难”问题,却在一次井下作业中遭遇意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

    为纪念张国旗,地大2018年成立了张国旗班。在党建引领下,班级志愿团、宣讲团、实践团纷纷开展多样的红色主题教育,围绕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奔赴30余个省市进行社会实践,打造出特色思政文化品牌。这是该校近年来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挖掘校本资源打造丰富思政文化,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发展缩影。

    打造学校“结对领航”“示范党支部”等品牌工程,探索“党建+”模式,推进党建与教育双提升;搭建“三会一课”“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构建“一线二红三实”思政课立体教学模式,探索“4+N”“美丽中国”等思政示范课……

    在一系列特色思政品牌的熏陶指引下,地大师生化爱国理想信念为实际行动,接续奔赴“长江源”开展野外实践、前往“两山论”发源地探索生态文明奥秘,走进边远山区进行志愿支教,深入基层一线助农扶贫等,以多样形式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三个融合”培养地质创新人才

    天蒙蒙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教授李建威和学生们就抵达茅垭野外实习基地。学生们在这里敲样品、测产状、做记录,教师则一边观察一边给出反馈……这是该校每年都进行暑期野外实习的日常写照。

    实践教学是地大长期的办学特色之一。每年,5000余名地大学子深入周口店、北戴河、秭归、巴东等野外实习基地,开展地质实习,在山野之间锻造专业本领、培育家国情怀。地大坚持开放办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领军人才。

    紧盯“矿产资源”“双碳”等国家重大目标,推进“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智能地球探测”等交叉学科群建设;探索设立教学型教授,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培养;谋划推进现代产业学院,聘请行业企业导师,加快推动校企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发挥校内外人才、科技、学科等多方资源优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融合”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先后培养了30多万名专业人才,包含44名两院院士。截至2022年,该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球科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

    聚力打造科教创新高地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1952届校友欧阳自远科学团队月球相关研究又获新突破。他们融合近年来月球遥感研究获得的信息,建立了一套月球表面岩石分类体系,完成了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

    欧阳自远被誉为“嫦娥之父”,曾成功护送嫦娥系列卫星发射及月表登陆,并通过嫦娥五号完成了对月球地表岩土的采集与封装,为国家天体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以欧阳自远为榜样,在“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感染下,一批批地大人响应国家号召,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投身科研、艰苦奋斗,聚力打造地大科教创新高地,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祖国地质事业全面发展奠定根基。

    教授乌效鸣团队研制超高温水基钻井液配方,助力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松科二井建设完工;教授解习农团队开展南海沉积学研究,提出了陆架坡折带和轴向峡谷的控砂模式;地大登山队2016年圆满完成“7+2”登山科考计划,突破世界高校纪录……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地大师生坚持走近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深入地质行业开展地质勘查、环保减灾类技术人员培训;构建政、校、企、社会行业科技创新综合体共同推动地质勘查行业绿色发展……“学校将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