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增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在低学段开发“2+N”主题项目课程体系,依托真实情境开展主题项目化学习,以任务驱动学生真实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构课程体系,探索项目化教学新模式
学校秉承“顺应天性、激发灵性、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尊重低学段小学生爱玩、爱想、爱动的天性,对一、二年级的课程进行科学融合,构建“2+N”主题项目化课程体系。“2”是指语文、数学两门国家基础学科课程,通过这两门课程夯实小学生写字、阅读、表达、思维、运算等基础素养,注重习惯养成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N”是指融合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美育、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多个学科的跨学科主题项目化课程,让学生在持续深入的项目探究中健全心智、张扬个性、激发灵性,形成创新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学校组建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借助有关工具,梳理出知识概念架构图。团队不断探寻学科内在联系,提取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建立跨学科的关联,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整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主题化、项目化教学,有效避免分学科带来的知识割裂,使学科融合不流于知识拼凑的形式,做到学科真融合、高融合。
为保证项目化学习与课标对接,学生既能掌握事实层面的知识与技能,又能达成对单元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设计项目化学习目标时,首先确定基于核心概念的单元跨学科基本理解,即单元主题目标;然后分析具体学科概念和教材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等方面应达成的学科目标,形成单元目标体系。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双线并进,促进学生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向学科核心素养层面发展。在单元学习中,教师注重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和进阶性的问题链,将有助于项目完成的任务串作为学习支架,分解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学科知识间的关联,最终解决核心问题,找到完成项目的最佳路径。
变革课堂模式,创建真实情境实践性探究
“2+N”主题项目化教学的课堂,尽可能地将学习内容和现实世界关联起来,提升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度。项目化教学的课堂不限于教室,学校根据需要将探究地点搬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种植园、研学基地、公共生活区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引发真思考,激发实践欲,促进深度探究。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超市,通过做一次收银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人民币;开展“小鬼当家”理财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验证课堂学习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N”主题项目化教学强调协同学习,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探究中,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合作创造等方式开展项目探索,在走向最终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探究路径和方法,在批判性反馈和修改的循环中改进自己的作品,发展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力。学生以学科专家的视角看待和解决生活问题、建构概念,并能在实践中将概念性理解从真实情境中脱离出来,实现跨情境的迁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解力。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习“我的第一次”这一课时,教师通过第一次背古诗、第一次估算课桌长度、第一次失败等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挫折、感受失败,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面对失败的品格。
创新评价形式,重视素养成果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的成果是评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度和核心概念理解水平的载体。项目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公开分享创作成果,通过不同个体的评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再进行探究和改进。当学生知道他们的努力将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可视化素养成果展示形式有多种,如项目作品、劳动成果、问题解决路径图、项目展演等。学校在组织项目学习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通过自我、团队、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过程性表现进行评价,充实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册,以多元化评价衡量学生能力、品格、素养的养成情况。
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过渡是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小学是学生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养成与提升的黄金时期。学校将始终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项目化教学研究的目标,在教学改进的路上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