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3日 星期四
学生管理要观照“每一位”
姜自卫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管理手段是否合理且与时俱进,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力紧密相关,甚至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次全校课间操比赛中,体育教研组经讨论制定的参赛规则引起了我的注意:每班队列呈方阵,排列7行,每7人成一行,加1名领操员,每班共50人参加比赛。基于对班额的了解,我发现了规则漏洞:各班级平均有52到53人,可只有其中50人参加比赛,那么剩余的学生在这次课间操比赛中扮演何种角色?规则是否考虑到这部分没能参赛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由于该规则已在全校公布,各班也已基本确定参赛学生,不宜再次更改。我便在接下来的全体班主任会议上提出:无论学校组织何种比赛,作为教育者需要将学生体验感的观照缩小到“每一位”。然后,我与各位班主任合力寻找补救规则漏洞的良策。

    有位班主任的对策很有价值:他在班会期间组织班内同学推选出2—3位评委,在班内同学备赛期间监督训练成效。班内同学们争前恐后报名,最后商定3位评委。平时班内同学练习期间3名学生佩戴班里自制的“评委”胸卡,手执记分表,尽职尽责地站在一旁为同学提醒改进动作,神态专注,充满了自信,丝毫未因没能参加比赛而失落苦恼。

    其实,我们学校的教育宗旨就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应尊重“每一位”的参与权与情绪体验。后来那位班主任的“补救良方”,回归了这一根本原则,考虑学生的心理体验,让每个孩子以不同角色、身份参与比赛,不至于成为“被冷落者”,真正发挥出活动育人的功能,也在无形中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课间操比赛规则事件”提醒着我,学校管理者要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结合实际,及时引领师生及家长。这样,才能确保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真正体现好办学宗旨,也才能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帮助每一个孩子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沂河实验学校副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