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3日 星期四
自主选课释放学生个性化发展潜能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探索基于学分银行的系统改革
罗滢 余腊梅
学生参加咖啡鉴赏选修课
学生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

    随着职业教育类型化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宽口径、广来源、终身化和全纳性等开放特征得以不断凸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以制度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在重庆市推动建设学分银行的政策背景下,以学分制改革为依托,以选课制为切入点,通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嵌入职业学分制度改革,在极大提升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动性、释放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发展自觉,成为学校活力提升和内涵建设的重要影响因子。 

探索改革

释放办学活力

    智能技术的强势进展塑造着智能生活和生产,也对中职教育提出了复合型、创新型的能力需求;中职学生不再囿于传统课程体系,更愿意拓展新的学习途径,参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加灵活和更具个性的课程学习;在线教育、“1+X”证书制度等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学校课堂以外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习惯,形成了课程鉴赏力和参与主动性。建立选课制度,具体回应学生的现实需求成为摆在中职教育长效发展和内涵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重庆市也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文件。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以落实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为背景,抓住重庆市中职学校“双优”建设契机,立项“服务终身学习型城市建设”特色项目,积极申请成为学分银行分中心的一员,依托学分银行制度,实施本校的学分制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选课制度,通过在中等职业学校嵌入职业学分制度改革,极大提升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动性,释放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发展自觉,使得学校活力得到极大提升,强化了都市圈核心学校服务终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美誉度和适应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多方联动

构建优质生态

    (一)落实学分银行顶层架构,以“系统”谋发展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以“做实”“做强”“做优”学分银行分中心为理念,成立了以校长杨琼霞为组长、党委副书记朱喜祥为副组长的学分银行组织架构,开展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在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框架下,建立了具有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特色的“校社联动、校企合作”选课制度,建立了鼓励建设选修课程的制度,并通过遴选“1+X”证书、在线课程等优质成果,建立学分转换规则,塑造灵活自由的整体制度环境,并对师生宣传相关理念,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建立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生态环境。

    学校首先出台选修课奖励机制,将选修课计入工作量,且加大选修课绩效权重,鼓励每位教师参与到选修课的开设中,形成具有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特色的选修课菜单;其次,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平台和班主任的宣传推动,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并能胜任的课程进行选修学习,从而获得学分积分;再其次,通过学校学分银行的转化机制,兑换学分,形成独具特色的“选修系统”。

    (二)实施“赋能聚贤”工程,以“优资”强基础

    学分制改革和选课制的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优”,课程资源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者的“强”。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选修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师资力量的强化。对此,学校实施以“送出去”“请进来”为核心的“赋能聚贤”工程。一方面,学校通过“送出去”,将学校的骨干教师送到西南大学等高校接受培训,送到优质兄弟校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为学校选课制建立良好的基础。一是请专家团队进校,辅导学分制的开展。二是请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参与其中,在帮助教师提高课程开发能力的同时,深度参与学校学分制以及学分银行相关标准建设,强化整体基础。三是直接聘请行业企业能手担任选修课程教师,与校内任课教师共同承担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全方位落实“育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能力。四是跨专业互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挑选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担任选修课“小老师”,从更贴近学生的角度和视线,增强各专业学生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拓宽学生的学分积攒渠道,增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建设喜闻乐见专通课程,以“引导”助参与

    参与靠制度,深度参与靠兴趣。为此,学校挤出经费,围绕优质选修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发挥特长,联合校企合作企业、社区,建立课程团队,在落实校企合作整体框架的同时,深化“校企社”联合育人机制,成立课程建设团队,开发一批包括“营销心理学”“生活化妆”“摄影与短视频制作”“书法与书法素养”等在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与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修路搭桥”。

    学校“校企社”联合育人的相关做法,多次得到《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生活化妆”“摄影与短视频制作”等课程的选修抢位和抢名额,成为渝中职教学子繁重学习之余的“调味剂”,也是渝中职教学子宽口径学习的“立交桥”。

    (四)推行你追我赶激励制度,以“灵活”强氛围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每学期伊始,学校都会组织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调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结合当下热门课程,聚焦焦点,动员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特长开展选修课。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选课率不足60%的课程将取消开设,选课率达到90%的课程给予奖励。未成功选课的学生可二次重选,保证学生都能够选择到心仪的课程。此外,选修课开设的地点也不会只局限于校内,联合社区、企业开展选修课,使选修课程更具情境性和参与性。如“生活化妆”一课会带领学生走入美容院,走入真实职场,去体验并深入学习化妆技巧。

    出台“选修周五”制度,将周五下午的时间进行“清空”,支持教师开设选修课和学生参与选修课;建立选修课程积分机制,将获得高积分的学生作为推荐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相关活动的条件;鼓励教师以竞争合作的形式开展选课制度,同时鼓励合作企业在审查思想意识的前提下开设课程,并对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大、实施效果好的教师予以专项奖励,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塑造自由开放的灵活选课氛围。

    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制定了教师满意度评分表。不定期在学生群体中发放试卷,以匿名打分提建议等方式获取学生的真实反馈,并以此形成教师满意度分数,纳入教师质量考核。开展教师匿名互评、教师匿名打分等制度,引导在校教师积极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知识,更好地教导学生。

持续推进

提高育人成效

    基于学分银行的系统改革实施以来,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厘清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实施改进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课程数量不足制约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基于学分银行的选课制度虽然能够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带来很多益处,但一些中职学校仍存在课程不足的情况。就渝中职业教育中心而言,学校的整体自选课程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需求。如护理专业学生想要自主选择计算机课程时,就容易面临机房分配的问题。学校推行学分制改革以来,新建课程10余门,参与选课人数738人,由于班额的问题,大量学生未能选上选修课程。

    (二)教师资源不足制约了选修课程的供给

    学校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难以负担日益多元化的教学任务。教师专业能力有限,于课程的投入精力不足,造成部分课程质量较低,难以帮助学生大幅提升专业能力。不少教师还存在懈怠教学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选课制的推进。此外,教师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转化上存在不足,容易将选修课上成专业课,难度较大,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反过来也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合作资源不足影响了选课制度的后效

    由于重庆市学分银行还没有完全形成“纵向贯通和横向沟通”的能力,学校通过选课制和学分转换制度所能覆盖的作用范围仅停留在学校,难以满足学生升学、跨学校选课等诉求,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成长的覆盖面,需要学校不断拓展合作资源。

    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基于学分银行开展的选课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释放学生主动性和个性化发展潜力为追求,是具体回应学生对智能时代的适应诉求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举措。

    学校认为,持续推进学分制度改革和选课制度实施,一是要持续优化课程师资,以“强师”来支持学生发展;二是要塑造良好氛围,将“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和“不断拓宽边界、提高层次”作为理念进行全方位宣传,使师生通过选修课程体系受益;三是着力创新选课的来源,发挥渝中区“母城”优势,建立企业、高校、社区、学校多元一体的课程供给体系,为学生输送多元化、个性化、异质性的选课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全人个性”发展的目标。

    (罗滢 余腊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探索基于学分银行的系统改革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11/03/07/ZGJYB2022110307_b.jpg 07 中国教育报 8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