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典型试题解析
编者按: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在高考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高考命题考查方式有何变化?给高中的教学和复习备考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本期我们约请部分学科的专家和一线教师,结合2022年高考的一些典型试题进行“解剖”式分析。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布通知,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于2023年使用全国统一试卷,笔者对2022年新高考Ⅰ卷和浙江卷的默写题给予了更多关注。
新高考Ⅰ卷默写题的特点
一是难度有所提高。两卷默写题分值均为6分,浙江卷第23题“古诗文默写”是填充式默写(直接性默写),新高考Ⅰ卷第17题“名篇名句默写”为情境式默写(理解性默写)。情境式默写要求考生不仅能背诵文句,还要理解命题者设计的语境,难度显然更大。同时,新高考Ⅰ卷考查默写的3个小题为必做题,而浙江卷采用5选3的设计,这也是难度提高的一个因素。
二是考查名篇名句的范围有所扩大。新高考Ⅰ卷“名篇名句默写”3个小题是必做题,第⑵小题涉及的《诗经·周南·关雎》并不在统编高中语文要求背诵篇目的列表中。浙江卷“古诗文默写”第⑸小题考查王湾《次北固山下》,虽然该文非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但对此文不熟或者对答题把握不准的考生可选择放弃,并不会影响完成默写。
默写题如何复习备考
默写题在很多师生眼里属于“送分题”,必须分分必争。那么默写题怎么复习备考?
首先,面对提高了难度的情境式默写,落实背诵要求、防止书写错误是基础要求。备考教学中,用好错题本——摘抄平时默写训练中出现错误文句的本子,是较为实用和有效的办法。“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中的“致”和“至”,易因两词同义异形而混淆;“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中的“指”,易因通假字而误写本字“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中的“烦”,易受现代汉语常用词“频繁”影响而误写为“繁”……类似的错字在摘抄过程中可以加强记忆,不断归纳,备考效果十分显著。
其次,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语境是完成情境式默写题的高阶要求。新高考Ⅰ卷第17题第⑴小题要求填写《荀子·劝学》中“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的两句话,此语境下的答案只能是“驽马十驾”和“功在不舍”。新高考Ⅰ卷第17题第⑶小题要求填写“唐宋诗词”中描写“自然界”的“鸟类”“啼鸣”、会引发人们“悲思愁绪”的语句,这些限制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就是没有准确理解语境,比如填写“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不符合要求,因为凤凰是神话中的鸟儿。此外,题中双引号内的两道横线、一个逗号“_____,_____”也是限制条件,比如填写“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两句诗词,不是一个好答案,因为“记得那人”与后面紧跟的一句“和月折梨花”不宜分割引用。还有一点,答题时善于利用试题给出的语句信息,如作者、作品、朝代等,可以较好地避免张冠李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以核心素养为本,加强实践性。较之于填充式默写,高考情境式默写努力创设更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古典名篇名句,积累言语经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语文考试、测评以具体情境为主要载体,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情境式默写或是今后高考语文默写命题的方向。不久前,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发表了一则推文,为太空摄影作品配以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迅速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这就是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名篇名句的典型案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高考备考不必纠结于名篇名句默写考查范围,这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试题传递的明确信息。作为高考命题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规定高考语文必背篇目。课程标准附录《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虽然罗列了文言文32篇、诗词曲40首(《诗经·周南·关雎》不在其中),但非高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5册教材,均在“学习提示”栏目中规定了背诵内容,但那是学习提示,而不是高考名篇名句填空命题的范围。语文教学必须摒弃为了考试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功利教学观,要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