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面向农业现代化 数字赋能育新人
——福建农林大学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模式
兰思仁 吴祖建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农业领域的广泛运用,数字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十年,福建农林大学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充分发挥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运用生物信息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手段,扎实推进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着力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教学组织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保障机制。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知农爱农又有深厚数字素养的新型农林人才。

    打破学院壁垒

    革新性重组教学组织体系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农业学科边界逐渐被打破,原来按农业生产分工设置的院系教研室,已无法适应新农科人才培养对交叉融合的需要。福建农林大学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破学科界限和学院壁垒,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学院、海洋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戴尔豪西大学等5个实体化新型学院,采取“跨学科创新群体+专业负责人”的科教融合育人、“1+X”学院参与等不同模式,开办生物育种、农业人工智能等各类创新实验班10多个;建设国际合作虚拟教研室、闽台合作虚拟教研室、校内共建虚拟教研室43个,获批国家教育部门虚拟教研室两个;遴选具有数字素养的骨干教师担任负责人,跨学院、跨学科组建专业课程群、基础课程群、学科竞赛教学团队143个。

    聚焦提升质量

    锻造性重塑人才培养体系

    席卷全球的数字农业浪潮,带来了知识范畴、知识组织方式等重大变化,传统农科的培养目标、专业、方案、课程、师资等育人要素迫切需要再造。福建农林大学从组织载体、要素结构、功能优化等方面系统设计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目标再定位、专业再调整、方案再优化、课程再改造、师资再转型。先后开展了两轮学科专业调整,停招专业13个,建设智慧农业等新农科专业10个,数字赋能改造传统涉农专业36个;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专业设置数字素养通识课和3门以上数字类专业课;建设“大思政课”、农林通识课、数字类专业课376门,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105门和优秀教学案例100个,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数字素养课程+数字农业专业课程矩阵;建成校级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课程137门,出版数字教材39部。引进数字类专任教师56名,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297名,成功推动320余名教师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一支适应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强化协同育人

    创造性重构运行保障机制

    开放办学天地宽,但由于行业特性,农林院校办学长期相对封闭,与新形态的产业联动不足,而且内部条块分割,资源配置、评价考核、共建共享等机制不健全,这些都极大限制了育人要素的活力。福建农林大学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立了“跨界联动—共建共享—激励催化”协同育人机制,校院与数字龙头企业共建课程、联合授课、开发新形态教材、共建实践实训基地,植入“产业元素”和“数字基因”;校际共授学位、互认学分、共建课程、互聘师资;校地共建光电产业学院和技术研发平台18个、科技小院33个。这些极大促进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融通整合、优化重组、优势互补,有力保障人才培养工作,为新农科建设贡献了“福农经验”。

    经过十年的改革实践,福建农林大学涉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6个,建设新农科专业10个,改造36个传统涉农专业;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11支团队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教师团队,15名教师获得国家教育部门“智慧教学之星”等称号;学生考研升学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就业专业契合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以服务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服务涉农的二、三产业,就业占比达44.22%;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数增加了23.2倍,2021年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第84位。一批高质量的数字赋能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在助推武夷山茶产业实现“三茶融合”、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闽宁对口协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兰思仁 吴祖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