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师小传:李彰有,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带头人。曾获中国“好教师”、江苏教育年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编著《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优秀案例精选精评》等书籍27本,主持完成课题(教改项目)7个。教育成果获评全国优秀德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部级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全国课堂引领示范性展示特等奖等。 治教格言:引领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 |
|
扫码观课 《价值与价值观》 执教者:李彰有 |
我从教近40年,无论是从事思政课教学还是担任班主任、领衔名师工作室,始终不断实践“教育就是引领”的教育理念,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在成就学生中抒写自己的精彩。
由照搬模式到形成特色
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乡村中学教语文。某年高考前三个月,学校思政课教师生病住院,校长让我临时救急代教思想政治课。为了上好复习课,我步行20公里到县中听课学习备考,模仿人家的教法上课,学生参加高考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此后,学校让我改教政治学科,深感专业功底欠缺的我参加了自学考试,开始系统学习政教专业课程。
1994年底,我参加县优质课比赛失利,把我不服输的倔劲儿给激发了出来。我下定决心“集百家之长”,拿出微薄的工资自费订阅专业刊物,结合学情灵活转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我参加市级大比武与一等奖擦肩而过,得到省教研员的建议是:“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多学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在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一忠告,彻底点醒了我。我意识到,一味模仿别人也许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但不进行实践创新便不可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教学天地。
于是,我结合他人教法之长,基于自己的个性特点,针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要创出自己的教学“品牌”。
我在学情调研时发现,按照高中学科难度排序,思想政治学科位列第四;按照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排序,思想政治学科却排于最后。怎么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我决定从先进的教育理论中寻找答案。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犹如黑夜中一支燃烧的火柴,照亮了我的探索之路。我终于悟出“政治课教学最重要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是重要载体;政治课教学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悟、认同政治理论,以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的教学理念。
从此,我开始在教学中不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情境,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历经三年实验探索,我提炼出了“创设问题情境—呈现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探究—教师归纳点评”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情境讨论教学法”为特色的教学风格。
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后,我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不断获奖,课例《价值与价值观》被评为全国中小学“部级德育精品课程”,还在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开设示范课、讲座,为教师正确操作“情境讨论教学法”提供范例指导。
由潜心问道到培根铸魂
正当我在自己擅长的教学领域游刃有余时,我又有了新角色。
2012年,学校创办了青海民族班。这些在南京上学的青海民族班的藏牧民孩子,因为常年住校、远离父母,格外需要关爱。我想:教师不能止步于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应当力求成为学问与品行兼备的“大先生”,既要潜心问道又要培根铸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于是我主动向校长请缨,尽绵薄之力。就这样,我成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面对角色转换,面对琐碎繁重的班主任工作,我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而是抓住“爱与责任”这个教育的灵魂,坚守“引领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这一带班主张开始了班主任工作。青海民族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家庭经济状况都相对较差,往往缺乏自信心。我以校为家,每天早上6点左右到校,陪孩子们早读打扫卫生,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困难、调适心理,纠正学生不良习惯,节假日常常到校陪伴、守望学生。最终,我带的班级在青海省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引起极大反响,班级的40名学生家长送了一面锦旗感谢我。
学生、家长的赞誉和肯定,构成了我们师生相伴成长路上一道最美的风景。
由自发带动到成人达己
1998年以前,我主要在学科教法、高考复习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并主动邀请同行参与。1998年之后,随着我在学科内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开始言传身教,悉心指导教学,促进了许多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8年,江宁区成立首批名师工作室,教育局选我担任“江宁区高中政治李彰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肩负起了培养区域名师的光荣使命。要让工作室这些有区级及以上专业称号的优秀教师“升格”并彰显“风格”,我秉持“引领成员走向卓越的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工作室发展理念,不断积极地探索,采取规划定位、驱动发展、找准支点、错位发展这“四招”助推成员专业发展。
我深知主持人和成员之间是一种自愿平等“同伴互助”的关系,促进成员发展不能用行政命令那种简单的方式,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成员的发展内驱力。如果有成员业务获奖、论文发表、开设公开课(讲座)、课题立项(结题)或取得综合表彰,我就在《工作室简报》和工作室聊天群不定期发布、展示成员在专业成长上取得的成绩。
我在调研中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缺乏规划的现象极为普遍,于是要求和指导每一位成员制订三年发展规划。我还发现,专业竞赛奖次少、论文量少质量低、课题研究成果缺乏,是制约成员“升格”的三大困境,成因是成员的专业发展缺指导、论文撰写缺辅导、课题研究缺引导。我就把开设公开课、撰写论文、进行课题研究作为撬动成员专业发展的三大支点。一方面,组织江苏省教研室的专家围绕课堂教学、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对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沙龙活动让成员交流探讨。三年下来,工作室培养出4位市级带头人和多位区级带头人;成员发表论文91篇(核心期刊17篇);每名成员都参与了课题研究,还主持了13项省市区课题。
面对成员的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我既促进成员“扬长补短”,又引领成员“差异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每名成员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
提升名师工作室的培养成效喜人,对内凝聚驱动,对外辐射示范。我主持的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我也荣获“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2022年,工作室届满评估优秀,直接被认定为第二批江宁区名师工作室。
独行快,众行远。我想方设法成就了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也发展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