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
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的基层教书梦
叶波

    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嘱托学子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让无数大学生心中的基层教书梦变得更加坚定。

    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事业,既有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对教育的使命认同,又饱含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地区的情感认同。教育与基层有共同的底色,是由大学生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欣赏认同、对乡村少年儿童境况与发展充满关切、对乡村教育价值与意义积极探寻所共同构成的乡土情怀。这种乡土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民本”“诚信”在新时代大学生身上的自然流淌,有其普遍性,构成了大量乡村教师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实现教育梦想的坚实基础和动力源泉。但这种自发形成的乡土情怀,充满朴素性和内隐性,且在现代性的冲击下面临现实挑战。为此,筑牢大学生的基层教书梦,有必要在“育人端”和“用人端”抓住乡土性这个共通点,着力破解阻碍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事业的现实障碍,抓住大学生在基层一线不断实现自我、追寻教育理想这个关键点。

    大中小学要共筑教育的乡土性,切实在“育人端”增强学生对乡村和基层的认同感。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事业,既有愿不愿下去的问题,又有能不能干好、留住的能力和适应性问题。缺乏对乡村和基层的文化认同,大学生的基层教书梦将失去根基,难以持久。现实地看,作为“育人端”的大中小学,在教育模式和内容上都一定程度存在着疏离乡土的倾向。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段中考察,教育内容更多是源于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对乡土知识、地方性知识吸纳不够。学生对乡村、基层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情感,难以激发其在未来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事实上,乡土性不只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维度,更是中国教育的特质所在,是增加学生对于人民的感情、增进学生对社会的理解以及增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大中小学构成的“育人端”中,不仅有必要将乡土认同作为育人的重要目的之一,更要切实将地方性知识、乡土知识等富有基层特质的知识融入其中,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厚植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学生对乡村和基层的认同。

    基层社会要直面乡土性特质的变迁,切实在“用人端”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待遇与生活条件。历史地看,我国一直有乡村知识分子担任乡村教师的传统,乡土性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乡村教师的供给与稳定。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层社会乡土性的特质也在发生变迁。突出表现是乡村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在教师聘、管、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乡村和基层这一“用人端”的教师流动,尤其是向城镇地区、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愈加频繁和普遍。筑牢大学生的基层教书梦,不仅要在现有改善乡村教师经济待遇的方向上持续发力,还要差别化地提高乡村和基层教师的待遇,让愿意投身艰苦边远地区的教师有经济保障,着力在乡村学校、基层公共物品、社会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全面保障乡村、基层教师的工作环境。此外,对于基层社会而言,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和基层的社区文化建设,吸引、鼓励教师在基层事务的参与过程中更好融入地方,增强与基层的黏合力。

    教师发展要加强乡土性特质的融入,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内在动因是对乡村和乡村少年儿童的热爱与责任,是实现乡村教育理想。然而,受制于教育资源分配与教育评价同质化,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的类型之别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优劣之分,往往忽视了乡村、基层教育的独有特征。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标准化语境中,相对于城市教师,缺乏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究其原因,一方面,在职前发展的“育人端”,教师对于乡村、基层及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未成为其专业性的基本内容构成;另一方面,作为“用人端”的基层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招聘、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同样对教师的文化背景重视不足,忽视了乡村教师接纳基层生活、理解乡村儿童经验、与家长的熟人关系等关键特质,而只考量标准化的教师专业性,使乡村和基层教师的乡土性特质隐而不彰。为此,在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和选拔使用中,有必要切实将教师的乡土情怀作为专业特质的内在构成,一体贯通。这不仅是乡村教师职业道德、职业使命感的有机组成,也是教师具备乡土知识、能够更好理解乡村儿童、实施有效教育教学行为的必然要求,更是做乡村教育“大先生”的题中之义。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涟源三一学校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