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当老师,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新疆站讲台,同样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湖北省襄阳四中选派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援疆教师李静的心里话。
近年来,新疆博州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省份湖北的教育资源优势,发挥“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模式作用,共同围绕“组”字精准施策,聚焦“团”字提升品质,全面推动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名校嫁接,为当地打造品牌示范学校
来到新疆博州后,特级教师李静站上了襄阳四中(义教部)精河分校的讲台,她将在这里援疆3年。
李静这样的名师能够加入援疆教师队伍中,得益于鄂博两地开展的“名校嫁接”援疆模式,该模式旨在博州打造当地品牌示范学校。
“鄂博两地在结对共建的博州学校基础上,实施湖北名校办分校模式,深度开展结对共建。”湖北省教育厅援疆干部、新疆博州教育局副局长吴险峰介绍,湖北省名校来博办分校,校长由援疆干部人才担任,援疆教师常年稳定在80人左右,创造出了“书记校长+教研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的“名校嫁接”教育援疆新模式,打造了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博乐分校等品牌学校,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职的湖北援疆新格局。“这一模式落实了湖北结对学校的责任,湖北学校选优配强支持结对共建学校,提升了结对共建学校的办学质量。”吴险峰说。
武汉中学与博州蒙古中学结对共建,双方教师相互送课送教、跟岗学习,促进交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先后派遣25名教师到博乐市高级中学支教,而博乐市高级中学也成为华师一附中援疆教师的锻炼平台,先后有5名援疆教师成长为华师一附中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副校长。
“软硬兼施”,推进教育援疆建设落实落地
“通过‘校帮院’组团式援助,湖北省更加全面、深入、精准地结对共建,为我们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助力学院扩容提质。”谈到湖北对口支援带来的变化,博尔塔拉职院党委书记周学伟说。
湖北省教育厅实施了“2+9”“校帮院”的“组团式”对口帮扶模式,协调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9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采取“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方式,与博尔塔拉职院的8个二级学院结对共建。
“为提升受援学校软实力,援疆团队搭建了远程教育教研平台,新建校园电视台和‘创客教室’等,开设机器人编程、3D打印、无人机操作等课程,积极开展班主任线上培训。”吴险峰说。截至目前,博州7所先行试点学校的846名教师、10217名学生通过网络远程免费共享湖北教育信息化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为加大硬件建设力度,鄂博两地签订《湖北省教育厅 博州人民政府2020—2023年教育对口支持计划书》,确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育信息化到教科研、从基建项目到教师培训等全学段、全领域、全链条的20个援疆项目。
2020年以来,湖北省投入援疆资金近1.8亿元,实施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三期校园、阿拉山口市高级中学综合楼建设等,进一步改善博州全学段教育基础设施条件。
百校结对,构建全覆盖深层次援疆格局
“我和这里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了书法、沙画,参观了纪念馆,还互相赠送了礼物,体验了很多活动,很期待后面几天的学习交流活动。”谈到暑期的湖北研学之旅,来自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的萨日娜小朋友这样说。
2022年暑假,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和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结对学生,在武昌实验小学以“同唱一首国歌,同升一面国旗”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他们的武汉研学之旅。之后,湖北武汉的孩子回访新疆博乐,与结对小朋友手牵手,同走边境线。大家走长江边、游赛湖畔、登黄鹤楼、巡边境线、吃热干面、品手抓饭,在“拔节孕穗期”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热干面和羊肉串分别是武汉和新疆代表性的食物,两地学生对特色美食的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交流与认识。”吴险峰说。
对口援疆过程中,湖北省深入推进“百校结对工程”,湖北省86所学校(幼儿园)与新疆博州82所学校(幼儿园)结成对子,深入拓展了援疆机制。
全覆盖、宽领域、深层次,鄂博学校结对共建开启了新发展阶段。2020年以来,鄂博两地教育系统双向交流86批932人次,湖北学校累计向结对学校捐赠129万余元,这个过程中,湖北和博州两地教育系统建立起了无法割舍的联系和情感,为推动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