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现象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今年,多地疫情反复,市场岗位需求减少,部分招聘求职活动取消或延后。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行各业对于高学历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需求越发高涨;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时值2022级大学新生入校,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定位新一阶段的人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高校应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入手,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主题教育,以就业促培养,以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新行业、新领域要求的新型人才。 高校要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成才观。高校要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如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就业解读”等课程,帮助学生从入学起就明确发展目标,解决好兴趣和专业、职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好“我想要”“我能行”和“社会要”之间的关系,在为大学生充分打造专业能力、激发其自身潜在“就业能力”上加强教育指导,让他们在校期间能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在未来能适应社会需要,胜任所选择的职业和工作。 高校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生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学、就业指导等,影响着自身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就业实力和就业选择。成长于个性化发展环境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使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不断调整职业目标,在人生重要节点作出正确选择。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学生要及时了解当前市场形势,树立正确观念,根据国家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做到个人与国家共同进步和发展。 高校要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就业实情与个人发展愿景的关系。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成长过程中大多数家庭给予其较充足的经济保障,因此在职业选择上本可以较少受制于物质条件,首次就业选择能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岗位。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价值观影响,部分大学毕业生择业时“财富自由与个人理想同步实现”的愿望颇为强烈,对当前市场用工酬劳标准了解不够充分,收入预期偏高,出现低收入工作看不上,而受自身的知识和经验限制又难以入职和胜任高收入岗位。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就业实情与个人发展前景关系的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就业实情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其面对现实、勇敢步入社会、愉快接受和从事各种职业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高校要指导大学生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当前世界整体严峻的经济形势也使我国诸多行业、企业遭受了较大影响。相比之下,体制内岗位受到的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意向。体制内岗位固然能给人一种稳定感,但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各异,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和实际,一窝蜂挤进体制内,不仅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且强求自己去从事不适合的职业,无疑也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另外,由于大城市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空间较大、服务平台较为扎实、包容度较高,因此在大城市就业也颇受大学毕业生青睐。然而,他们对大城市存在生活成本高、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不一定有深入了解和充分思想准备,假如自身抗压能力、专业素养、社会生存能力等没有达到相应水平,在大城市求职应持谨慎态度。诸如上述情况和问题,高校应通过多渠道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践、邀请用人单位和校友召开专题报告会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实情教育,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做好指导,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根据自身实际作出更有利于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选择。 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指导。近些年来,毕业生考研依然是热点,就业压力大是导致考研人数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不再具有太大优势,选择升学深造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拿到更高文凭可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大部分选择考研的毕业生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酬和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暂时不想进入社会工作而把读研作为缓冲期。高校要通过相应的引导,让学生明确目标,找准定位,以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在求职时期保持积极心态。部分大学生由于临近毕业时就业竞争压力大、正常面试受挫、疫情期间出国深造受阻、就业预期偏向悲观、父母的期待较高等问题,容易产生就业焦虑情绪。而过度的就业焦虑不仅影响其顺利就业,还有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出现。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准确自我定位、有良好的学业表现、积累丰富资源、培养自身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要学习掌握相应的求职技巧;在毕业求职期间,要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取得家庭的关心和支持,以树立较强的就业自信心。为此,高校要对大学生予以主动引导和积极帮助,使其顺利完成职业选择,走向工作岗位。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