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5日 星期四
关注学校生活质量,构建六维观察框架,基于欧盟二十六国学生数据的《欧洲的学校生活质量和学生成绩》报告显示——
学生幸福感正向影响学业成就
李志涛

    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如何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欧洲教育经济专家网络(EENEE)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欧洲的学校生活质量和学生成绩》报告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衡量欧洲学生对其学校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该框架基于学校生活质量的社会学视角,利用现有概念和测量工具,构建了衡量学校生活质量的多维结构,并且使用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的189468名欧盟学生与学校相关的幸福感数据,测算了欧盟26个国家15岁学生在各个维度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评分,分析了学校生活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欧洲学校生活质量的六个维度

    报告认为,学校生活质量(Quality of School Life,QSL)是一个多维结构,反映了学生的幸福感和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由学校相关因素和学生参与学校生活而获得的经验决定。研究表明,学校生活质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就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学校生活质量分析框架涉及学生对于学校为他们未来接受教育和就业提供潜在机会的感受、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对从教师那里获得学术和社会情感支持的感受、关于学校合作学习氛围的感受、在学校的安全感以及对学校的整体归属感等方面,可概括为机会、成就、教师、归属感、合作、安全六个维度。基于以上六个维度,欧洲教育经济专家网络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学生问卷中选择了29个与之相关的项目,构建了欧洲学校生活质量的六维结构(如下表)。

    欧盟26国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评价

    报告利用欧盟26个国家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数据,计算了每个国家学校生活质量六个维度的分数(1—4),分数越高表明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体验有越积极的看法。结果显示,在机会维度,70%—90%的学生认为,学校与他们未来生活的相关性很高;在成就维度,55%—80%的学生认为自己应对学校任务的能力很强,并对此感到高度满意和自豪;在教师维度,只有30%—50%的学生表现出对师生关系的积极评价,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的比例更低;在归属感维度,50%—78%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学校有密切联系且被学校接纳,并感觉自己是学校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作维度,各国得分总体较低(2.4—2.9之间),在一些国家如保加利亚、法国、捷克、意大利、斯洛伐克等,学生对学校合作学习精神的消极评价比积极评价更多;在安全维度,各国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安全性(较少受到欺凌等)相当高,分数为3.4—3.8。

    学校生活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呈现正相关

    研究发现,学校生活质量对15岁欧盟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如果学生有更积极的被接受和喜欢的感觉,体验到更多支持、理解和鼓励,接触到更具有合作氛围的学习环境,发现学校与他们未来的教育和职业更相关,在课堂上感到安全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业,则无论其性别和家庭情况如何,都会有更高的学业成就。尽管国家及学校间的文化差异使学校生活质量六个维度的影响呈现不同模式,但在大多数欧盟国家,提高学生对安全、成就和教师支持的感受,最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业成绩。

    提高学校生活质量应作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

    鉴于学校生活质量对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报告提出,有必要将提高学校生活质量作为欧洲国家和欧盟层面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学校生活质量分析框架为政府的政策干预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增强学校生活质量的不同方面,可以为整个欧洲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和效率带来持久的改善。实施各种干预措施,特别是建立学生对学校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支持性和激励性学习环境以促进讨论和合作学习、赋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行为的调节、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供支持机制以提高学生在学校应对挑战的能力和自信心、减少学校的欺凌和暴力等,可能对学生的留校率和教育成就产生巨大的附加值。以改善学校生活质量为重点的国家政策,需辅之以全面的学校战略和结构化的措施,并通过收集可靠的信息来支持改进。

    对提高欧洲学校生活质量指出政策建议

    数据表明,欧洲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然而在一些国家,在与人际互动相关的两个维度,即教师和合作方面,存在大量负面的主观评价,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报告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在学校推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通过共享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发展关键的社交和情感技能;采用不同的形成性评估策略,提升师生互动的质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开展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帮助学生发展更好的人际关系;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消除学生的疏离感,增强学生与学校的关联感,改善师生关系;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提高教师在课堂管理、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成功实施包容性和参与式教育实践等方面的能力;等等。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