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光旖旎的古运河畔,在人杰地灵的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内,有这样一所奋发有为的学校——江苏省清浦中学,始终将办一所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作为目标。
学校创建于1952年,已历七十春秋。建校之初,学校仅有百名师生,数间草房。70年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已发展成为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师生3000余名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办学特色日益显著,高考成绩不断进步,一批批学生被理想高校录取,众多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走出了北京奥运会冠军邱健和亚运会冠军邱未等知名运动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淮安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淮安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淮安市高中综合考评优秀单位”“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诸多荣誉称号。
学校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本真,坚守“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的办学追求。
聚焦“好理念”
探索生命教育新思路
“春上枝头万木葱,静待花开齐争荣。”古运河水耀古今,潮涌风正一帆悬!七十载风雨磨砺,七十轮四季洗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伴随着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实现了不断跨越。
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不仅有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冠军,还有《最强大脑》选手郑才千、医学博导魏来、互联网工程师田玉成……他们是清浦中学一串激越的音符。
为了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这是学校坚守的生态教育理念的实践核心。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成长而设计的教育。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无论是校园环境设计、学习氛围营造还是德育与教学管理,学校都将“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融入其中,用先进的文化熏陶学生、启迪学生、教育学生。走进校园,“天圆地方、方正规矩”的建筑设计引人注目;和园、谐园,相映成趣;庠序苑、行知园,移步易景。校园环境人文气息浓厚,不仅有一张张花木名片、一尊尊名人雕塑,还有名人石刻与文化墙。为传承经典文化与本土文化,学校还在楼宇间设置了淮上名家、淮上名胜等本土文化长廊,无不彰显着文化育人的氛围。学校就是这样始终将“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融入到环境中,润泽无声地让学生从这里起步,健全人格,走向未来。
坚持“全面依靠学生”的行动观。这一行动观的核心是自主管理,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校园内处处有学生自主管理的身影,学校德育文明岗由学生会学生自主参与,各年级学生自管会每天负责督查班风、学风。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环境下,学校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服务意识强了,不良的言行消失了。每学期,学校都会围绕一个德育主题开展手抄报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每项活动由学生自己策划、自主参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遵章守纪意识不断增强,主流价值观在活动中定型。
坚持“发展学生特长”的素质观。“社团活动”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为发展学生特长、彰显生命魅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涉及人文素养、非遗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20多个社团,如合唱、舞蹈、民乐、烙画、印染、绒花、结艺、书画、围棋、航模等,扩大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有教师的专业指导,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动手动脑,尽情展示特长,社团课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天地、生命精彩绽放的新平台。作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与“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特聘地方名家为名誉校长,定期开设讲座,邀请著名作家高洪波、著名诗人梁小斌、“棋圣”聂卫平等到校指导。学校还通过举办艺术节、科技节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展示才艺、提升素质搭建平台。学校艺术团、体育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比赛大奖。
聚焦“高品格”
凸显课程育人新阵地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淮安是“运河之都”,有着两千多年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为学校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文化资源。大运河文化所蕴含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文化态度和思想智慧,是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运河文化为依托,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涵育新时代高中生“至善”品格行动。通过对大运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助力学生的“至善”品格提升,不断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与形式,达成学生道德修养与核心素养提升的新目标。
学校有“至善”的文化传统,将水文化融入自身发展的精神内核。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坚毅、包容、清净,学校以“厚德载物、臻于至善”为校训,意欲勉励师生学水、师水、修身如水,成就成全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学校有“至善”的德育体系,将“三全育人”作为品格提升的抓手,深入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德育路径,凝聚德育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有“至善”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立足点,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生的知识汲取与道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2名,苏教名家1名,省市区骨干教师112名。
学校有“至善”的育人基地,淮安运河沿线现存各类红色物质资源多达129处,包括周恩来纪念馆、淮安新安旅行团旧址等。学校重视对这类资源的寻访、分类与整合,形成“运河红色资源库”,为学生品格提升提供育人平台。
学校聚焦“至善”品格,积极开展“润德育品”大运河文化系列主题德育活动,核心活动有“仁泽”大运河文化采风、“俊采”大运河文化讲堂、“力行”大运河文创、“齐飞”大运河文化赛事等。通过运河文化在场行动,引导学生形成运河文化认同,在文化化人中养成“至善”品格。学校还开发了《淮楚名人》《淮扬美食》《淮上名景》《运河名联》《淮安世遗》等系列乡土校本教材。
毕业生何子佳在考取湖北大学后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感谢命运,让我有这样一段幸福的际遇,就读清浦中学,感谢我的高中,它如此美好,培养了我美好的学习品质,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学习,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回忆。”
“至善”品格提升行动,给了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的德育成果早已牢牢扎根,并在江淮大地产生良好反响。
聚焦“新课堂”
打造“活动课堂”新样态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阳春三月,徜徉于杨柳依依的大运河畔,饱览淮安优美景致时,一定会被清浦中学苍翠欲滴、花香四溢的园林式校园吸引。而这里正在吹响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
从2015年开始,清浦中学“改革课堂模式、绽放生命精彩”的课改探究活动全面启动。教研组、备课组深入研讨,积极探索;校领导、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带头实践;一场场研讨会相继展开,一节节探究课精彩上演。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更新,教学策略日益科学,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学习面貌焕然一新,课堂日渐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舞台。
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体现的是一个“新”字,关键是一个“改”字。改变的是教师观念,改进的是学习方式,改善的是课堂环节,最终指向课堂高效。而课堂高效,学生是关键,学生“动”起来,课堂就能“活”起来。为此,学校积极推进“活动单导学”课堂样态建设,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更关注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培养,让课堂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形式走向内涵。强调情境同创、问题共探、全面参与,强调以学定教、角色体验、全程互动、全面发展。
随着“活动”的开展,课堂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课堂上,通过对话、唤醒、碰撞、交融、体验、分享,用情感触摸情感,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激扬生命,每一名学生都彰显了生命个性色彩。很多成绩起点较低的学生通过三年努力走进了理想高校。考取南京大学的钱嘉馨同学说:“在课堂上,我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课堂轻松活泼,组织纪律又好,正是我想要的学习氛围。”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清浦中学见证着时代的伟大变迁,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展望未来,求真务实的清浦中学人,正激情满怀地描绘着跨越式发展的美好蓝图,一如既往地为学子们服务,为他们的生命绽放、精彩成长打造一片蓝天、创造一片沃土,让他们都能在此扬起人生幸福之帆,满载快乐欣然启航!
(符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