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
推进“双名计划” 培育更多新时代“大先生”
刘振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力支撑起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十年来,全国教师队伍的量质齐升。专任教师总量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32.6%增长到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性工程,教师队伍质量又是基础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名好教师就是无声的召唤。学校办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关键在于是否有好校长和好教师。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育家型的好校长和好教师,必将全面引领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全民族科学文化及道德素质。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的通知》(简称“双名计划”)。这一计划是继“国培计划”“特岗计划”后又一个重要的专项工程。它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教育理念鲜明、教学模式成熟、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教师名校长,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可以说,“双名计划”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培养新时代“大先生”,首先需要“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教师,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号召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过去有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大先生”,他们心系祖国和人民,在教育战线上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新时代的“大先生”应该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伟大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和国家赋予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教育自然地成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任务。与此相应,教师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提升,教师待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根本改善。新的伟大时代,广大教师应该自觉地站在历史新方位,心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名教师名校长,为教育事业发展改革贡献智慧与力量。

    培养新时代“大先生”,需要“大师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标准,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第一标准。名校长和名教师不仅要坚守这些标准,还要胸怀大爱,包括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社会主义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不可能成就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各种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显著业绩,涌现出一批黄大年式的“大先生”典型和教师团队。在他们的带动下,教师队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蔚然成风。可以相信,随着“双名计划”的实施,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名教师名校长,也必将持续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培养新时代“大先生”,需要“大技能”。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教育理念、模式和方式方法的成熟及其不断创新,既是选拔名师名校长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造就名校长名教师的重要尺度,更是教师自我塑造、自我要求、自我成长的重要参照系。校长和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紧跟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脚步,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锻炼一身过硬的教学本领,扎根生活、扎根学校、扎根课堂、扎根社会,将自己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不断传承,书写出精彩绚烂的人生。

    培养新时代“大先生”,需要“大环境”。“双名计划”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对名校长和名教师提出要求,更要对学校、政府和社会提出要求,要创造有利于名校长和名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包括制度、政策、机制和条件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以往重视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特别是加快改善老少边穷地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分层分类、阶梯式教师成长发展体系,“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改变传统的“唯升学、唯分数、唯论文”评价弊端,强化评价的科学导向,把那些真正不计名利、潜心育人并且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贡献突出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评选出来,大胆使用、加强培养。要加强宣传,总结推广名师名校长成长发展、改革创新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向更多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分享成果,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难预见,通过持续实施“双名计划”,教师队伍中的“大先生”定能大批量地脱颖而出,新时代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