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
精准资助守护每一个成长梦
亲历者: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晓宁

    ■教育这十年 亲历者说

    近十年来,我先后在江苏省教育厅财务处和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变化,与有荣焉。2019年,我到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当时,学生资助已经实现了项目由少到多、资助标准由低到高、资助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如何将庞大的资助资金精准“滴灌”到每一名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这些年,我们不断探索通过信息化破解“精准”这一难题,以技术助力实现精准资助、便捷资助和智慧资助。现在,只需要借助跨部门信息对比,不需要提交任何证明材料,学校就能主动发现这些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并逐步实现“免申即享”。

    进入“十四五”时期,学生资助工作从聚焦绝对贫困转向了服务相对困难,出现了困难特征虚化、基层认定依据少等问题,现在,我们通过建设和完善“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提高了困难认定的便捷性和科学性。目前已经完成两轮试点和一轮推广工作,实现了全学段应用。

    新时期,学生资助需求也正在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升级,资助育人需要在“面”上整体推进。我们连续三年开展了“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将励志成才之星、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10多个持续性强、宣传效果好的项目列入清单管理,每年吸引100多万名师生参与。

    去年年底,江苏在全省组织开展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长效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聚焦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任务,未来,我们打算进一步从建立精准识别的认定机制、精准施策的帮扶机制、贴心便捷的服务机制三方面推进学生资助改革创新,真正打造出“资助一个、培养一个、成才一个”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十年资助路,我看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从对象、范围、力度到内涵,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困难学生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每年,我们中心都会走访部分受助学生家庭,有一次去仪征市马集镇一名学生家,孩子的母亲早早地在院门口等着我们,兴奋地向我们介绍墙上贴着的孩子的各种获奖证书。那位母亲脸上的笑容,我一直记在心间。

    (本报记者梁丹采访整理)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