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
发挥资助育人的更大效能
王石川

    日前,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改革发展成就。据介绍,10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5亿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学费问题而失学,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为生活费用发愁,不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

    一组组带有温度的数据,振奋人心;一个个美好现实,令人动容。无论实现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还是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都是了不起的成绩,每一项成就都标注着教育发展的刻度,都塑造并改变着受资助学生的命运。

    比如“溜索女孩”余燕恰、凉山小伙苏正民,他们一个考上昆明医科大学,一个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都是在资助政策的保障之下,努力奋斗,实现梦想。余燕恰曾动情地说:“我家里很困难,许许多多爱心人士不求回报,资助我读书,鼓励我不能放弃。”

    无独有偶,苏正民在毕业论文致谢道:“无数恩师与挚友,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我这个‘小男孩’家人般的温暖与帮助,让我的大学生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在村里帮助下,获得定向资助,到考上大学后又获得免息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一系列政策帮扶,苏正民一路走来,顺利完成学业,与资助分不开。

    十年资助不寻常。“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背后,有无数像余燕恰、苏正民一样的获益者。涓滴善意,汇聚成光,照亮了他们的前程,也激励他们逐光而行。更重要的是,资助政策不只是帮助了多少人,而是确立了稳固而有力量的制度安排。

    据了解,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简言之,这一资助体系既具有可操作性,还具有可持续性,不仅惠及全国学生,还供国际社会所参照。

    由此便引申出一个话题,这种资助体系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显然,建立成熟而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既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捍卫教育公平的体现。

    从“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再到“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庄严的承诺,更是坚实的行动。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获得资助而改变命运,不仅能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更能帮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乃至国家的栋梁之材。

    还要看到的是,我国建立的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循环效应。一大佐证是,数十万名受助师范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明显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66万名受助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就业,明显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结构;143万受助大学生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为我国实现强军目标输送了一大批优质兵员。

    仍以余燕恰、苏正民为例,他们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家”。一个说,“家乡医疗资源不充足,从事医疗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学成后为家乡作贡献;一个说,“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学成后回大凉山支教。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当年青春的追求,还能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事业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推进教育公平,不断完善资助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教育结出更多硕果,让教育的意义进一步彰显出来,方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