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教评论·时评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
让孩子多体验体力劳动的乐趣
王新波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兴趣班、体能班、亲子旅行等。但还有一类活动不少家长忘了安排,那就是劳动课,特别是体力劳动课。其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时,其中关于每名中小学生都要学会做饭等日常生活劳动的要求曾引起热议。有人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了。也有人疑惑,都人工智能时代了,劳动课程中的洗碗、拖地、做饭、木工、养殖等内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设置这些看似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只是看重其创造的实际价值,还是看重这些劳动所能带给中小学生的成长价值。

    与纯脑力劳动相比,体力劳动的最大特征是,除了大脑的参与外,还需要身体的积极主动参与。在这个按动几下按键就能操控手机、家电、交通工具,甚至管理无人港口、无人工厂的时代,流大汗、出大力的“身体在场”的劳动似乎越来越用不到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在他看来,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靠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获得的。婴幼儿只有抱着枕头才能“思考”与枕头有关的事,放下了枕头就没法在头脑中加工枕头的表象。因此,婴幼儿对身边可及的东西进行触碰、拍打、手撕、嘴咬,都是其形成认知的过程。家长禁止了这些动作和行为,就相当于禁止了其对世界的探索,是不利于婴幼儿心理发育的。即使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认知的手段和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但以动作为中介的认知过程对于心理发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亲身体验获得的成长永远不能为纯粹的大脑加工所替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认知理论以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进一步证实了身体参与之于认知活动的重要性。传统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的本质是在人脑中发生的类似于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其功能独立于环境且与身体无关,因此被称为“离身认知”。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家发现,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身体。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风格和方式。认知和身体都嵌入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这就是被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自我意识都与具身活动密不可分,身体的自由度影响感知判断。

    因此,高效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体验、感知、领悟、反思与行为的整合,是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只强调离身认知参与的教学观(比如背手静坐的听讲模式)对学习效果是不利的。没有具身认知参与的长期活动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网络游戏成瘾就是典型的反面例证。

    由此可见,“身体在场”的劳动之所以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得到如此重视,或者说体力劳动的价值之所以被重新认识,是因为“身体在场”的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能反映“心理起源于动作”的传统心理发展观和“具身认知是智慧起源”的现代认知理论。更重要的是,“身体在场”的劳动要比简单地做一些分散的、无意义的动作或单纯从事艺术活动、观光旅行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劳动是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丰富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活动,特别是“劳其筋骨”的体力劳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见证劳动的成果、形成对劳动的积极情感,深刻认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之于现代社会的价值,改变对劳力者和技术技能岗位的歧视与偏见,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正确观念,拒绝做“眼高手低”的躺平族、啃老族、空谈族,最终为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振兴我国的实体经济和建设技能型社会筑牢价值根基。

    为此,家长、学校和社区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提高认识、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实质性的、全过程的、有一定强度的、身体在场的劳动,比如完整独立地承担洗衣做饭、照护家人等家庭任务,参加一项干农活、做家具、工地务工、产品制造等生产劳动,加入体验保洁、快递、商超等现代服务业劳动等,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收获满满、感受良多并受益终身。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