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诸多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报告提出“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愿景、目标、途径和挑战,对发展和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带来了重要启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立足“未来教师”培养需求,以适应教师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新时代学校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高质量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创新,聚焦“新素养”、重塑“新目标”、思考“新价值”,探索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培育新模式。
“三适应三胜任”:
优化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理念,也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了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培育目标的深入思考。依据未来教师发展需要,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对教师教育的现有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化、补充和完善,提出“三适应三胜任”的新师范培养目标。
其中,“三适应”是指师范生能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变化、师范生能适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师范生能适应区域内基础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三胜任”则重点关注培育师范生的能力与素养,具体包括师范生具有全球化教育实践的胜任力、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胜任力、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胜任力。学院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立足人工智能发展大背景,重新思考如何培养未来教师,通过升级教学辅助技术、优化课程资源体系,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
一主线二强化三结合四阶梯:
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开展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培育行动试点工作,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师范专业认证要求,系统推进“一主线二强化三结合四阶梯”智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探索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提升”为主线,高度重视强化师范生的教育素养和智能素养,在育人过程中注重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内容、教学与方法,搭建了“公共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微专业平台”四个阶梯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
学院下大力气构建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体系,加强人工智能促进师范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高度注重智能教育与师范专业认证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融合,打造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传统师范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智能化改造,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程或内容模块,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核心课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应用。
学院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助推师范生培养的各类资源建设和应用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解构一线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案例与课例,结合智能教育素养建立知识图谱,为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培育、测评与长效发展提供指南。
通过智能可视化、动态自适应、个性定制化、智能学伴、人机协同等赋能课堂变革的新样态,学院在构建智能教学新型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依托智能测评系统开展能力诊断测评与自适应教学改革,推动智能教学模式、教研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有效强化了师范生智能教学及教育教研能力。
通过多模态融合赋能与动态精准评价、研训和提升实践,学院推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提升师范生培养的达成度;全面改革师范生学业、职业倾向与综合素质发展等测评的方法与手段,汇聚和挖掘各类测评数据,通过师范生成长数据画像,促进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养成。
适应、助推与促进:
提升“新师范”探索的育人价值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围绕人工智能开启的“新师范”探索,契合了全球化、信息化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促使全球教育理念的交流、互动和创生。学院紧扣目标定位、课程改革、学业评价、资源建设、活动开展、专业建设等各个方面,系统推进教学模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师范生培养改革,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教育格局创新,提升了服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能力,努力建构普教职教并重、职前职后一体、教师学生兼顾、教学科研协同的新格局。
(肖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