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近日,济宁学院大学生支教团队员在做完《论语》导学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第二小学五(3)班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今年暑期,济宁学院“接力递爱团”一行8人来到喀什英吉沙县,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支教活动。对于济宁学院的师生而言,英吉沙遥远但又非常熟悉。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五批次287名师生到喀什支教,其中四批次在英吉沙县,大学生援疆支教薪火相传,在边疆一线锤炼青春。
“老师,你的字真漂亮”
“我们跟老师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老师教我们的时间很短,但对我们的影响是长久的。长大后我要像支教老师一样,服务社会,为社会作贡献。”英吉沙县第二小学五(2)班学生穆色力麦·艾尼外尔说。
为把暑期援疆支教做扎实,济宁学院“接力递爱团”与学校第4批援疆支教团提前对接,详细了解英吉沙孩子们的学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支教释放出最大能量。
支教中,当地孩子流露出的淳朴和对学习的渴望让支教队员们感动。教师教育学院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石诺第一次给孩子们教授书法课时,在黑板上演示完字的笔顺和结构后,让孩子们用田字格练习。一个小姑娘走到石诺身边说:“老师,你可以在我本子上写一下这个字吗?”石诺微笑着答应了,边讲解边在她的本子上写下这个字。结果,孩子们纷纷把本子递过来,说:“老师,你能不能在我的本子上也写一个?”“老师,你的字真漂亮!”
随后的书法课教学中,石诺耐心纠正孩子们的书写姿势,示范标准书写方式,孩子们的书写能力大大提高。孩子们收获的喜悦,坚定了石诺等支教团成员终身从教的决心。
第4批援疆支教团中有15名学生在英吉沙实验中学担任各科教学工作,平均每周20课时以上。课外活动时,他们积极组织兴趣小组,发展学生能力特长。该校党总支书记向本湘直竖大拇指:“支教大学生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服务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我站上讲台,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就知道这次的支教来对了。在给他们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地理小知识时,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界的向往。”“接力递爱团”队员、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刘佳琦说。
服务时间虽短,但支教团尤其看重效果,把每一次讲授或活动当作一堂“大课”去认真准备。支教团借助济宁学院的传统文化办学特色和优势,探索形成了“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拓展活动+传统文化”“社会服务+传统文化”三融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把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体支教体系的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中,支教队员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育人元素编排情景剧,师生共同演出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桃花源记》《鸿门宴》等剧目。每天,英吉沙中小学上空都会响起《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的诵读声,这是济宁学院传统文化项目“孔子学堂”推出的鲁疆学子“传统经典云共读”活动。此外,支教团还组织了话剧、国画、太极拳等社团和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在参与各类拓展活动中爱上传统文化。
英吉沙县土陶村有上千年的土陶烧制传统,土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当地只有红、黄、绿3种颜料,电窑烧制虽效率高,但土陶器皿色彩单调。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刘兰杰结合自己专业和景德镇实习经历,建议由电窑改回土窑烧制,并牵线景德镇师傅与当地制陶师傅建立联系,创新传统技艺,丰富器皿色彩变化,获得了制陶师傅和当地文旅局的认可。
用实际行动争做民族团结促进者
“这是我第3次来喀什,虽然角色身份发生了转变,但不变的是坚定的教育初心。当我到达英吉沙县时,‘山东援疆、济宁援建’的标识让我感到亲切与温暖,更感受到各民族各地区的兄弟情深和守望相助。”来自教师教育学院的刘璐是“接力递爱团”带队教师,3次参与援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多年来,支教团师生积极开展“石榴籽助学行动”,募集资金资助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师生组织民族团结文艺汇演,成立足球队、篮球队,大家一起训练、一起比赛,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结下了深厚友谊。
英吉沙育才中学学生艾力家庭情况特殊,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长大。他喜欢音乐,对未来充满希望。艾力给担任音乐教师的支教团大学生苏宝福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想法。济宁学院教师知情后,找到艾力交流学习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还关心和照顾他的日常生活。爱的接力也在英吉沙实验中学等学校延续,看到自己的学生得到帮助,该校教师米拉感动地说:“感谢大家对孩子们的关心关爱,我会好好培养学生,让他们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一批批援疆师生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青春誓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济宁学院将支教作为青年学生书写担当、锤炼本领、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用实际行动争做民族团结促进者,用用心用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济宁学院党委书记杨天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