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中)在湖北监利调研指导“稻—鸭—虾”种养模式创新。 蒋朝常 摄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张振文(左)教授开展田间科学试验。学校供图 |
熟悉农业,学以致用。“带货主播”王帅彬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通过新媒体等营销方式,帮助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打造“云上连山”品牌,让一箱箱装有土特产的包裹发往全国多地。
理解农村,干事创业。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马明盼在报名参加河南农业大学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后,承包了小店镇85个村集体大棚并顺利运营,将园区打造成“汝阳甜瓜特色小镇”。
热爱农民,为其谋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刘馨怡了解到,炭疽叶枯病、丝核菌叶枯病等问题,已成为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产业发展的“绊脚石”,第一时间联系学校10余位专家深入当地开展技术服务。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涉农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者”。踏入乡村振兴新征程,涉农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也在不断提档升级。
搅动“一江春水”——
重塑行业人才培养方式
“我希望自己能研发出具有高产稳产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托起农民的致富梦,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切实推动农业发展。”抱着以身许农的宏愿,华南农大2021级学生丁思雨历经重重选拔,最终成为“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的第一届学生,迈出实现人生理想的关键一步。
华南农大“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于2022年首次在全校遴选出30名学生,正式开班授课。该班是华南农大为服务种业自立自强、探索拔尖创新型新农科人才而设置的,实行8年制本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课程对标国内外顶尖高校,具备一流的师资和实验条件。本科专业为农学,博士一级学科为作物学。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作物育种学等,要求掌握农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博士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乡村振兴是产业、文化、生态等的全面振兴,在人才需求上呈现多元性。“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正是涉农类高校积极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推进农林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涉农类高校着重培养符合农业行业、产业部门需求的专门人才,注重围绕产业和科学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而当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发展正在对传统农业学科形成深刻影响,新业态不断出现,新动力不断产生。而一些高校涉农人才的培养仍存在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等问题,难以有效切合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
“人才培养供给侧需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侧。”在华南农大党委书记王斌伟看来,育好乡村振兴“后备军”,高校要围绕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
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19年,在教育部统筹规划下,“新农科”建设拉开帷幕。涉农类高校主动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着眼乡村发展需求痛点,积极布局新兴农科专业,持续以创新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农科”建设的冲锋号角已然吹响,全国涉农类高校正奋勇前进——
在东北黑土地上,吉林农业大学构建了“三融三通”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打破学科边界,破除专业壁垒,推进农医工文理深度融合,构建“融合化”学科专业体系。
在华北黄土地上,河南农大从农学院、信息管理与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理学院等多个学院遴选“作物学、信息学、农业工程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背景和授课经验的授课教师,组建起了跨学院多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
在东南红土地上,福建农林大学构建新型学科体系,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设置生物育种、生物安全等交叉学科方向,先后布局发展智慧农业、合成生物学、作物表型组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助力智慧农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
涉农类高校的“新农科”建设疾步前行,有针对性地重塑学校内部学院和学科的组织体系,对学院和学科之间的资源、研究力量进行整合,以解决传统农业学科过度分化、“单兵作战”的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谋好“上山下乡”——
学子从书斋走向田野
连日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专业博士生汪健一直在马鞍山市和县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育种中心忙碌,现在正好是不结球白菜花期,做好授粉工作丝毫不能耽搁。一大早,他就到地里忙碌,授粉、套袋、挂牌,一株平均要花上半个小时。
汪健已经在基地待了一个半月,他渐渐喜欢上这种科研生活:“在学校不容易发现问题,在农业一线能够发现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锻炼出我们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农村生产一线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是农林学子成长的不二“捷径”。据统计,安徽农大每年有1.8万人次在该校8个综合试验站实习实训,1.3万名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实习与农情调查。
依托综合试验站,安徽农大将专业的“学”、学生的“创”,有机融合到“产业”上,探索出一条以产业联盟复合团队、全产业链创业孵化、多元主体促进就业“三元赋能”和专业、产业、创业、就业“四业融通”为特色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推动本科生“专业基础—基地示范—创新创业”三阶段人才培养。
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涉农类高校培养的农林学子不仅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而且要有不凡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这些不能仅仅依靠大学课堂培养,必须让学生走向农业、走进农村、走近农民。
然而,一些培养单位实践培养环节较薄弱,导致研究生对“三农”认识程度较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亟待创新培养模式,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梗阻”。
为此,涉农类高校优化培养模式,与地方深入合作,不断推动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等的有机结合,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全国涉农类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首都北京,中国农大推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技小院的师生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并针对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开展科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深度服务“三农”。
在六朝古都,南京农业大学强化耕读实践教学。打造耕读教育第二课堂和品牌项目,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农村、林区、实践基地和生产一线调研考察、实地学习,零距离接触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科技服务、农业生态科普等“三农”实践活动。
在燕赵大地,河北农业大学依托学校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3年来先后组织众多支农支教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让优秀的青年学子深入太行山区,在田间地头建功立业。
在荆楚大地,华中农大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学校每个学院对接服务湖北省一个地市州,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3年以来,3000余名大学生活跃在生产一线、贡献在生产一线,坚定了扎根农村的信念。
从“封闭的书斋”到“希望的田野”,涉农类高校让学生在乡村一线成长成才,在农业一线了解乡情民情,不断锤炼学生强农兴农的本领,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给人才贴上“永久牌”——
培养本乡本土“生力军”
“在义乌举办的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上,葫芦伴睡灯一举拿下80万元的订单。”聊起从结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到成功拿下订单的经历,“80后”小伙宋朋杰很是激动。
洽川葫芦制作始于清代,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13年,拥有祖传葫芦雕刻技艺的宋朋杰成立了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工艺的葫芦产品面临新的挑战。宋朋杰尝试开发了不同类型的产品,然而市场反应不尽如人意。
就在宋朋杰倍感忧愁时,难得的转机出现了。西农首批研究生助力团成员、在合阳挂职科技副镇长的陈翰睿来镇上调研,宋朋杰述说了自己的苦恼。之后,“专家教授助力团”成员、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副教授张瑞超主动出谋划策,经过反复打磨葫芦产品,帮助宋朋杰找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这才有了80万元订单的“开门红”。
全力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永久牌”乡土人才队伍,是西农开展农林职业教育和农业农村干部培训的初心,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目前,学校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农业农村干部学院、农民发展学院和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学院,以中西部为主,每年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经理人、高素质农民等1.5万人次,被学员们誉为“农业的黄埔军校”。2014年,西农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涉农类高校主动推进帮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开门办学加强基层培训服务,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生力军”。
强化顶层设计。华南农大成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建立完整的人才培育课程体系,组建了一支由高校教授、政府专家、企业高管、生产能手等构成的人才培养教师队伍。近年来,华南农大举办了一系列涉农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农业技术骨干、农业经理人、农村创业带头人及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
抓牢实践教学。安徽农大依托综合试验站,结合学员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特点,在经济发展较强的肥西县和广德县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种植大县阜南县开设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学方向,进行差异化特色培养,形成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学习“立交桥”。
突出能力培养。河南农大采用“学校+政府+企业”“学校+基地+田间”等多种模式开展培训。逐步从早期的注重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模式,发展成现在的“分层分类的全产业链+线上线下融合+专业导师长期跟踪指导”培训模式,实现了“技能培训”到“能力培养”的跃升。
通过全方位、成体系的培训,涉农类高校让根在乡村、志在乡村的本土人才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成为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
从东北黑土地到江南鱼米乡,从西北黄土坡到东南丘陵地,由涉农类高校培养的各类优秀人才向田野、山林会聚而来。
一曲又一曲新时代的“田野之歌”接连奏响——
有体制“奏鸣曲”,涉农类高校重塑帮扶体制,助乡村做大做强。
有实践“进行曲”,涉农类高校深入田间地头,给乡民献智献力。
有人才“交响曲”,涉农类高校优化培养模式,为乡土育才育苗。
未来点缀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乡村的明天更加值得我们去期待。
(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张圣华 刘盾 冯丽 王志鹏 张利军 程墨 王阳 通讯员 付文婷 蒋朝常 周红飞 陈玺 执笔:本报记者 王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