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首届中小学美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现场。 |
蛙鸣蝉噪,绿荫下,孩童嬉笑探索野趣。
绳舞球跳,操场上,少年挥汗舒展肢体。
2022年的这个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题海”、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而是在经历更多彩的暑假生活,体验更多元的教育实践。
时针拨回到一年前。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诺不轻许,许之必做。如今,整整一年过去,“双减”成效有目共睹,这场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变革,正越发深刻。
浓墨重彩,“双减”鸣锣
2021年的暑期,以《意见》的正式印发为标志,注定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同运笔前的起势,此前“双减”已现端倪。
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表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了解社区向青少年提供公益性课后托管服务情况,强调“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学生基本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应该承担起来。不能在学校里不去做,反而出去搞校外培训了,这样就本末倒置了”。
其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启动会,正式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会议指出:“这次机构增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关怀,对于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转眼入夏。在夏天的燥热中,7月24日,新华社全文公布《意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人们尚未完全消化《意见》内容,最敏感的资本市场已做出反应。
“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史上最严监管,学科培训严禁资本化运作”,在那些天被频繁提起。
教育部很快明确,“双减”是2021年部党组的“一号工程”和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全力推动,要求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8月30日,新学期开学前夕,教育部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秋季学期要推动“双减”落地见效。“对于全国中小学生来说,今年的新学年和往年不太一样。”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说。
一场义务教育的深刻变革,就此鸣锣。
规范校外,减轻负担
不了解“双减”之前的义务教育生态,就无法了解“双减”带来的巨大震动。
在教育焦虑的裹挟下,家长打“鸡血”,“鸡娃”遍地,学生和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校外培训市场异常火热。
虽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小升初”潜规则不断。“点招”“坑班”盛行,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成为公办学校招收学生的标准。
这一链条甚至蔓延到“幼升小”,学龄前儿童就要识文断句,满口ABC,掌握四则运算。当着北京某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园长的面,一位家长说“你们园办得不好,不教小孩英语、数学,小孩不会写字,唐诗也背不了几首”,弄得园长哭笑不得。
繁荣的表象下,教培行业教师资质不达标、超纲教学、预付费乱象、机构跑路、合同欺诈、未成年人保护不足等问题层出不穷。机构一旦“爆雷”,往往引发群体聚集“要钱要说法”,冲击社会稳定。
公办教育体系和质量也受到严重冲击,培训机构的高薪让一些教师人心浮动。
“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校外教育从来没有如此市场化,如此地影响、取代、干扰正常的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影子,但现在学校教育反而成了校外教育的影子。”有专家直言。
有鉴于此,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能否得到整治,对“双减”工作成败来说,有着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如此,便也不难理解这一年间,“双减”工作的雷霆万钧。
政策上——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30多个,对实行政府指导价、预收费监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作业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规定,形成“1+N”政策制度体系。政策层面上细化具体要求,为地方执行“双减”政策提供了具体依据。
落实上——
教育部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巡查执法,在周末、中秋、国庆、寒暑假期间开展暗访,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4万余人次。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每半月将“双减”工作情况通报给各省级人民政府,督促政府履责。
效果上——
全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超9成,培训收费较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25家相关上市公司全部不再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建成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2.0版。
巨大变革下,家长们感受最为直接。
据报道,深圳家长以往“慷慨解囊”为孩子报补习班,培训费用数以万元计的家庭比比皆是。“双减”之后,这一费用骤减至数千元,而且大多花在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上。当地市民王先生说,两个女儿以往花在培训班上的费用每年可达20万元,如今不必再去培训班,一家人去爬山、游泳、做手工,不仅费用不高,更收获了多彩的亲子时光。
近期,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根据第三方对全国32个省份75万名师生及家长的调查,79.42%的学生未参加学科类培训,93%的家长表示学科类培训支出减少,其中76%的家庭培训支出减少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近11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机构资质审查、收费行为规范、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强,“爆雷”“冒烟”等风险显著减轻。
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持续深入的校外培训治理,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
提质校内,强化阵地
当校外培训机构正在接受彻底整治规范时,“双减”的另一场重头戏——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强化教学主阵地作用,也在加速推进。
与教培行业整治相比,这场大戏,没有全行业颠覆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市场的惊涛骇浪,却更加深刻持久。参与其中者,无不经受思想洗礼和理念变革。
社会对于“双减”的关注讨论乃至担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倘若减少了校外培训,孩子的成绩会不会受到影响?要留出课堂时间用来做检测,教师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让学校去做课后服务,能否保证质量?
面对担忧质疑,教育部态度明确。有关负责人表态:“教育部始终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之策,切实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校内与校外齐抓,减负与提质共举。“双减”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深入性和全面性。
围绕“主阵地”,教育部部署指导学校聚焦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一幕幕新气象在大江南北呈现。
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小学设计提升素养的多元作业——
“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美景,并对自己画的春天进行介绍。”教师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开工。不少学生当堂就完成了作业。
“崭新的作业形式,告别了机械抄写,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绘画能力,真正提高作业效能。”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希娟说。
在陕西,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该校打造28个学生社团,涉及非遗国学、艺术、体育、科技四大类,供学生自主选择。为高质量开展社团活动,学校专门聘请剪纸非遗传承人、书法协会专家、专业舞蹈教师等11名校外教师。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文体竞赛中成绩突出,为省市输送不少优秀体育、艺术特长生。
在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打造提质增效的新型课堂——
学校全面梳理小学六年数学教材,提取出58节关键课,囊括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在关键课的打磨中,教师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学习负担明显减轻。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城的小商贩们注意到,每到双休日,县城曾国藩文化广场和郊区的文塔山公园里,学生娃明显增多了。“生意好多了。”小商贩们高兴地说。
小商贩们或许不知道,这是一年来娄底市各个学校紧紧围绕“双减”政策,落实作业减负提质的结果。双峰县的一名家长说:“要求家长代劳完成的作业没有了,我们不用再投入大量精力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家庭氛围也好了很多。”
据教育部统计,一年来,各地各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与此同时,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有91.7%的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基本满足了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超过90%,有力促进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如何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有校内“吃得饱”,才不必去校外“加餐”。
唯有治本,方能行远
“宝贝们的暑假来临,如果有需要帮助孩子规划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课程的家长,可以随时联系我。”
日前,一些曾经消失的培训机构销售人员,又开始给家长发送暑假“攒班”信息,并特意强调“都是原版课程内容,精品小班课,英语有幼儿段”。
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并不意外。这一年间,有关部门对此类情况的打击治理,从未停止。
从另一角度看,培训市场的“隐形发育”,折射出的是巨大的社会惯性。
唯有治本,方能行远。
“双减”,绝不是为“减”而减。它更是吹响公共教育强势回归的号角,是奏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进行曲。
这一年,以“双减”为契机,有关部门撬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引导各方回归立德树人初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教学、考试评价各个环节系列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塑教育生态。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35个县(市、区、旗)入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名单,它们将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作出示范。
——各地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着力扭转唯分数、唯升学不良倾向,积极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学校普遍更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规范。99%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
——干部教师轮岗、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调整考试指挥棒,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不考校外培训和社会竞赛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一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坚冰,加速融化。
“这些工作跟上了,‘双减’工作才能真正落地,具有生命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
成于细、重在精,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绣出的是义务教育的美好蓝图,中国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年间,由“双减”工作传达的强劲信号,传导到教育生态系统的细枝末节。
“双减”之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学科培训是市场主赛道。“双减”之后,体育、科学、艺术等非学科培训方兴未艾。经过阵痛,一批校外培训机构已初步实现转型。
“面对‘双减’,不要钻政策的空子,而是借机反思与总结,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这才是这场大变革真正的意义。”一名教培行业投资人士有感而发。
不久前,深圳市光明区田寮小学的教师们担任“宇宙考官”,学生们化身为“航天员”,在“行星”间穿梭完成“探险”任务。
这既是“探险”,也是“考试”。每一颗“行星”,对应一门学科。每一项任务,对应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考核。光明区调整、优化期末考试组织方式,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情景化测试环节中,综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没有传统的考场,没有固化的试卷,但学生们依然全神贯注。他们调动起一学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或紧皱眉头,或开怀大笑,全身心投入到完成任务的挑战中。
浪成于微澜之间。
那一天,田寮小学的教室里泛起了一波微澜。一年来,这波微澜,也同时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21万所中小学中涌动。
它们正不断汇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