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上海高校千方百计促毕业生就业
搭建云端“职”通桥 精心护航就业路
本报记者 任朝霞

    ■关注大学生就业

    “学校书记、校长都来参加直播推介,不仅为我们打开了就业渠道,也让我们增添了信心。”今年5月初,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米晨昊第一次参加学校的直播推介会,就顺利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节奏,对于2022届高校毕业生而言,就业面临着不少新的压力和挑战。针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上海各高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精准发力,千方百计在“云端”拓岗位、想尽办法优化就业服务、全程守护强化就业指导,依托“云招聘”“云服务”“云指导”,全力以赴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护航。

    云端“直推”,让供需匹配更精准

    “能够出海的孩子,经过这种特殊的锻炼,起码说明一点,他能吃苦而且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3月30日,因疫情防控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后不久,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带领20名毕业生亮相直播间,向企业一一推介,开启了首场2022届毕业生直播推介活动。

    在直播推介之前,学校全面梳理分析学科专业对应服务的行业产业,形成12份调查报告,圈定15类毕业生重点就业市场,与企业进行精准对接。除了10个学院专场,学校还开设退役毕业生专场、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就业毕业生专场、少数民族大学生专场、创业毕业生专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各学院院长、教授轮流走进直播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企业精准“直推”。

    “直播带人”只是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形式之一。为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上海各高校积极拓展优势资源和渠道,针对不同学科的特色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线上招聘会和就业指导活动,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就业需求精准对接。

    复旦大学优化线上校园招聘系统,举办2022届春季毕业生大型医(药)学类线上招聘会和综合招聘会,主动挖掘校外就业岗位增量,为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好“精准桥”、牵好“姻缘线”。学校还联合校友会推出复旦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吸引120家校友企业提供3192个就业岗位,岗位需求实现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全覆盖。

    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通过与教师科创企业共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共建联培基地等形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该校“2022年科创就业促进行动”中,近30家学校教师科创企业为毕业生提供近500个工作岗位。

    学校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在拓展岗位资源、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了“育人”“用才”协同共赢。

    作为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的重要活动之一,华东理工大学于6月10日牵头成立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盟校企协同委员会,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资源,加快推动人才供需对接、专业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该校校长轩福贞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交流机制。

    一生一策,让就业服务更贴心

    “感谢学校对我们公司招聘工作的大力支持,贵校辅导员非常敬业,一直把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阶段性地和我们做招聘需求对接,推送学生简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机械学院的姜雪梅老师,期待未来与贵校有更加深入持续的合作。”前不久,东华大学就业服务中心收到了来自用人单位的感谢信,该公司今年给东华大学27名学生发去录用通知,签约学生数是去年的3倍。

    用人单位提到的姜雪梅是机械工程学院的就业工作负责人,负责316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工作。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她担任驻楼辅导员,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深入谈心谈话,开展主题班会,手把手指导线上求职与面试,将学生精准推至36家公司,并实时跟进面试进度。

    就业季遇到了严峻疫情,上海各高校不断优化“云端”就业服务,积极强化校院“联动”、强化师生“联动”,确保就业师资力量下沉到学院。在校园封闭、准封闭管理期间,许多高校辅导员都像姜雪梅一样选择了驻守,“送咨询”“送服务”“送关怀”到宿舍,详细排摸每位学生的情况,精准开展就业帮扶。

    为提升就业帮扶的针对性,各高校常态化开展就业状况调查,定期排摸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进展,“一生一策”提出就业指导方案。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每名毕业生保持畅通联系,建立了2441名毕业生动态就业信息库和“一生一册”就业工作台账,全面掌握和关注每名毕业生的求职状态,结合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与服务,开展“一生一策”就业对接。

    作为上海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联盟高校内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预期、压力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施策,创新精细服务方式。针对学生遇到“线下实习暂停、实习期缩短”的问题,学校联系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降低对实习时长的要求,针对调查中发现“学生急需独立安静的面试空间”的情况,学校开辟了专门的“面试教室”。

    价值引领,提升就业育人实效

    “听了于老师的一番话,我和室友下决心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于靖为毕业班学生们做了一场题为“我所知道的华理”的线上讲座,他讲述了几代华理人坚守报国初心、坚持潜心问道的故事,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浓烈而深刻的家国情怀和华理精神,备受鼓舞。

    “在众志成城抗疫攻坚的特殊时期,更有必要把这些故事告诉大家,让学生们感受到老一代化工人的精神。”谈及开设讲座的初衷,于靖感触颇多,他希望学生们能以身边优秀的人和事为榜样,将个人梦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开展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基层就业政策宣讲、校友典型事迹宣传等就业指导讲座,邀请毕业生朋辈职场引路、逐梦先锋榜样示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上海各高校强化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工作全过程,在分年级、渐进式、全覆盖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作为学校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就业创业教学团队专门编制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把解决就业实际问题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学生步入社会就业同服务祖国建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爱国情与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到基层厚植家国情怀,在西部展现青春底色”成为校园内的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阿毕亚斯很早就立下学好专业知识回去建设家乡的志愿。今年,阿毕亚斯顺利与远景动力技术(鄂尔多斯市)有限公司签约,将回到家乡内蒙古贡献青春力量。4年前在云南省红河州“三下乡”调研的难忘经历,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2022届专业硕士高敏把“云南省选调生”作为自己的求职方向。今年4月西部计划启动招募以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有55名毕业生报名,7名学生被录取为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奔赴新疆、云南、贵州、西藏等地锻炼成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