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周刊·学校教研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厚蕴劳动素养 厚积劳动知识 厚育劳动技能 厚培劳动精神
青少年要适应创造性劳动形态
刘敏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对劳动教育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从而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开启劳动教育新的篇章。

    厚蕴劳动素养。当前,青少年为何“排斥”劳动、不想劳动,其核心因素在于他们对劳动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进而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逐渐弱化。劳动素养涵盖了劳动认知、劳动思想、劳动品德等要素,青少年若具备正确的劳动素养,就会产生乐于劳动、享受劳动的情感行为倾向。对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需要凭借劳动教育之力,将“诚实”与“守法”的核心价值观与“知情意行”的方法论相结合,内外兼修,厚植劳动素养。具体而言,第一,培植健康的劳动观念。通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系统科学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逐渐培育起其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美好观念。第二,培育自觉的劳动意识。通过更新青少年的劳动认知,提高他们对劳动的幸福感、自豪感,提升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对劳动的成就感、获得感,从而引导他们将这些劳动价值理念逐渐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第三,培养诚实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诚信劳动,就是要帮助其形成脚踏实地、勤劳肯干的劳动意愿,形成实事求是、诚心正意的劳动态度,从而内化为养成尊重劳动事实、遵守劳动规范的行为品格,外化为诚实劳动、诚信劳动的行为范式。第四,培塑合法的劳动行为。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合法守规的范围内劳动,并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敬法,不断提高其法律修养。

    厚积劳动知识。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图谱而架构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有效推进需要学生具备多样化的知识与其相配合,是学生习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厚积明理强智的劳动知识,即以“教育明理”、以“劳动强智”。第一,以教育明理,旨在突出自学和他教。青少年既应自主加强相关劳动知识的学习,并在劳动中检验、佐证知识,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劳动知识体系;同时,学校也应通过开设一定的以理论基础为支撑的劳技课,突出知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并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知识进行对比、补充、更新和调试,进而在“双向”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知理明理,懂理强理。第二,以劳动强智,旨在突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相互利用、相互补充。通过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开发社会资源、连通企业资源、拓展家庭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劳动机会和场域。结合书本知识开展学习劳作,指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将内在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度转化和广泛运用,进而在劳动的时空境遇中拓见识、涨知识、增学识。

    厚育劳动技能。就现实而言,当前,部分青少年连洗衣做饭、整理房屋等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未具备,对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既不“专”也不“尖”,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学生显露出“不会劳动”的症状。在工业4.0时代,不仅是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企业需要广大青少年具备创新创造的劳动技能,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变身中更离不开能够进行“前沿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人才。因此,在个人技能迟滞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胁迫下,创新技能教育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劳动技能教育包含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技能,首先需要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劳动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主体思维摆脱原有逻辑知识体系的束缚,使其思想驰骋于更加自由辽阔的疆场,既深化对原初事物的体认,又迸发出新的想象域和联想源。通过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打破常规、突破现状、“另辟蹊径”,从而延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革新创新思维。其次,要培养和锻造学生创新创造的劳动技能,即培养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跨学科的深度学习和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集体协作尤其是“人机交融”“人机合作”的能力,敦促学生养成在“学中做”“做中思”的劳动思维,通过“所学”推动“所思”走向“所为”,从而以“多智型”“多能型”的劳动者姿态适应创造性劳动形态的需要。

    厚培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劳动精神的培育是新时代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培育青少年的劳动精神,第一,要加强劳动楷模的榜样激励。模范具有示范、激励、矫正等效能,能够引导模仿者确立目标、修正言行、锤炼品质。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既要在“第一课堂”中以大国工匠、民族精英的丰富实例和鲜活事迹来提高学生的劳动认知和思想觉悟,也要在“第二课堂”中让学生通过与劳模人物的面对面访谈交流,观摩劳模工匠们的工作室、工作基地等活动,近距离感受和学习时代楷模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奋斗拼搏的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更要在“第三课堂”中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体验劳模的真实劳动活动,唤起学生的劳动情感,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第二,要注重勤劳文化的润育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文化氛围的渲染烘托。因此,学校应结合国情、社情和民情,充分借助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精心设计劳动文化的出场语境和传播内容,在校内校外大力弘扬和宣传积极劳动的至理名言,从而营造劳动至上、劳动光荣的文化氛围,起到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沁人心脾的效果。第三,重视劳动实践的淬炼养成。鼓励学生深度体验参与劳动,引导学生在劳动结束后积极反思内省,并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指导学生在频繁的劳动活动中反复检验自身的劳动心智和情绪情感,从而内化为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作者单位系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