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课等新名词,不断涌现。在这个“微时代”教学也进入了数字时代。时代的进步,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寻找适应数字时代的学生学习模式。
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综合应用知识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欠缺,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三年级“24时计时法”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发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点,并能正确地进行两种计时法互换。如何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有效互动,将教学难点转化为学生“乐学”点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重点。
为了课堂教学聚焦教学核心,课前我利用网络空间建立“一天的生活”共享文件夹,让学生借助移动终端,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一些时刻,并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空间中,“12时我在吃饭”“9时我在睡觉”“8时我在上第一节课”等频频出现。由此,我摸清了学生的思维起点: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12时计时法,同时很少用到24时计时法。因此,归纳出两种计时法的特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上,我先展示了学生自己完成的时刻记录,然后抛出问题:“9时在睡觉,上午9时还是晚上9时呢?你发现问题了吗?”问题一出立刻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我紧接着播放了提前准备好的微视频,将一天的时间用两种计时法动态模拟演示出来,并利用编程技术将一天的时间量化出来转化为一把“时间尺”(上面是12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下面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与此同时,我利用talk交互功能将“时间尺”一键下发给学生,学生在移动终端接收到了这把“时间尺”。借助微视频与“时间尺”,马上有学生观察到两种计时法的异同:“我发现‘时间尺’中前半段两种计时法数字一样,后半段数字不一样。”另一学生补充道:“对,后半段12时计时法的数字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数字。”有学生又补充道:“还有,12时计时法的上面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就这样,两种计时法的异同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轻松地就总结出来了。
我继续引导:“那你能总结出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化的方法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边看着微视频,一边在“时间尺”上动手操作找出对应的时间。“几次对比,我们发现12时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要去掉时间词,还有就是后半段数字还要加上12。”一小组刚总结出自己小组的发现,另一小组补充道:“24时计时法转化为12时计时法,就需要加上时间词,前半段数字不变,后半段数字要减去12。”到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思维碰撞中一一完成。
两种计时法的异同与互换,在成人眼中并不复杂,然而,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仅可以清晰理解,更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总结提炼出来,这样高效的教学正是得益于微课。借助微课,构建思维支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化抽象为直观,实现知识的入脑、入心,使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