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2年07月11日 星期一
“光影”里的支教故事
——记安徽师大一场延续十五年的爱心接力
本报记者 王志鹏 通讯员 陈祥云 吴文涵
照片一·姐弟俩
照片二·归雁
照片三·圆梦

    安徽师范大学广场上立着一排原木色的展示架,架上的画板粘贴着一张张支教照片。照片中稚嫩的脸庞、求知若渴的眼神、独特的巴蜀环境映入学子们眼帘,直抵心灵深处。

    展示架的尽头是几个立式海报架,其中一张印着“拾光忆吾年——‘情系川皖·圆梦巴蜀’爱心支教团(以下简称川队)十五周年摄影展”。川队队长苏热叶·热合曼站在边上,向参观的同学讲述照片背后的支教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学校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汪继彬孤身来到四川省大竹县尖山村希望小学,在余震不断、物资匮乏的他乡开始了支教生活。此后15年,有200多名志愿者沿着他的脚步,跋涉1500多公里来到这里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这组照片记录了一对姐弟9年的成长。姐姐叫张月,弟弟叫张奥,都是川队的受助学生。

    “我们从小和奶奶、大伯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务工。幼儿园时,我们便加入了川队的支教课堂,此后,哥哥姐姐们每年都会来村子里带着我们一起学习、做游戏,这成了我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在姐弟俩看来,川队志愿者就像家人一样。

    “张月考上了大竹中学!”2021年7月,第十届川队队长张流舰在志愿者微信群里报喜,新老志愿者纷纷在群里为她点赞。作为川队“看着长大的孩子”,张月一直被寄予厚望。志愿者们都很喜欢这个认真懂事的女孩,经常通过手机询问她的学习情况,做她学习生活上的引导者。张月也不负众望,顺利考入当地重点中学——大竹中学。此外,张奥也在姐姐的带领下升入初中。

    “从幼儿园到中学,我们见证和陪伴了这对姐弟的成长,很多志愿者想再‘回来看看’,一直保持和孩子们联系。这种情同手足的感情,给了我们双向奔赴的力量。”第九届川队队长、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安徽省百优大学生王阳说。

    一张名为“归雁”的照片上,一名微笑的女孩手举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我是‘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学员李媛媛,我在成都师范学院。”

    2017年,川队制定“归雁计划”,让当地早期接受过支教并考上大学的孩子成为川队新志愿者,利用暑期回当地支教,帮助更多的孩子。成功考取成都师范学院的受助学子李媛媛就是“归雁计划”的志愿者。

    “从川队的受助者变为志愿者,我做梦也没想到还有机会可以回到梦想开启的地方!”家庭的贫困、生活的重创,让当年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李媛媛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川队志愿者王娟和汪继彬知道后,拿出1500元钱放在她的手里,再三叮嘱要好好读书,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如今,李媛媛已考取选调生,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基层工作,为家乡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现在,家乡的经济条件好了很多,可不少孩子身上依然有我当年的影子,不想念书,想早早地出去打工。于是,我加入‘归雁计划’,教他们读书,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不要放弃希望,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李媛媛说。

    站在黑漆漆的屋子前,望着怀里开心的小男孩,施少森的嘴角微微上扬。“2021年的夏天,我终于入选川队,奔赴心念许久的‘尖山村’。”因此,施少森给这张照片取名“圆梦”。

    在安徽师大就读本科时,施少森就曾参与过川队的招募,但因川队考核严格、竞争激烈,没能入选。之后,他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读研,一边提升支教所需技能,一边持续关注川队招募信息。2021年,他再次与川队指导教师取得联系,积极申请并顺利通过考核,终于圆了赴尖山村支教的梦想。

    “第一堂课,我向孩子们描述了外面的世界和大学生活。我讲得很投入,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课后,一个小朋友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也要好好念书,以后就能上您所讲的大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施少森说,“山村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打地铺、爬山路,被墨蚊叮得满腿是包更是家常便饭。但是能够和孩子们在一起,向他们传递知识和温暖,再苦的日子也觉得甜。”

    据悉,从2008年至今,川队先后在四川山区开辟4个支教点,除暑期支教授课外,还成立了“川皖爱心基金”,建立了“爱心书屋”,打造了“梦想家计划”“青苗守护计划”等项目。为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川队借助网络拓展线上支教项目“川皖学堂”,运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实现支教服务“东教西送”。截至目前,参加实地支教志愿者和线上支教者达200余人,累计授课2100余课时,受助学生1000余人。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