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7日 星期四
牢牢把握“应用型”“国际化”关键词
——中德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思考
蔡蔚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指导支持各地各校引进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范。我国应用型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从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打造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搭建中德交流互动平台、建设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探索中德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举措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引进德国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技术资源,是我国应用型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中德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培育立体多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其一,通识基础层,要以德语课程为主,解决交流问题,构建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德语知识体系。德语教学要从语言能力、文化思辨和专业应用的角度,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专业交流以及参与国际行业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其二,能力核心层,要培养国际工程能力素养,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利用德国前沿技术和经验,优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过程。

    其三,应用链接层,要与德国产业链形成互动,加强与在华德资企业合作,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华德资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方案要与德国企业技术标准相衔接,凸显行业特色、强化产业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打造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开展中德联合人才培养,要立足自身办学特色,进行跨学科整合,打造有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把握“应用型”这个关键词。

    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改革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改进语言教学环节,增加学术写作课程,增强学生专业德语表达能力;优化专业课教学,融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程教育课程,拓宽专业课口径,培育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创建中德学分互认体系。中德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学分学时、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到中外全方位对接,建立中德学分互认体系。中德联合培养课程可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实践几大模块,每个模块由不同的课程结构组成,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开放式选课。

    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中德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以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据科学、生物医药、材料工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为重点,引进德国学科质量保证与评估局(AQAS)的课程评鉴体系,培育符合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的课程群,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培养掌握国际行业标准的工程师。

    搭建中德交流互动平台

    中德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搭建四个层面的交流平台,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项目,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和学生培养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建立中德学生双向流动机制,设立中德学生工作坊。设置专项奖学金,鼓励德国学生来华交流,参与企业实践,共同完成研究课题和调研项目。鼓励学生赴德学习,采用双学位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带薪实习、暑期游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营造中德文化交流氛围,举办中德开放日等活动,加强中国学生与德国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教师教学交流平台。以中德合作培养为契机,拓展中德教师双向交流通道。选派专业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进行学术研修,帮助教师提高德语能力,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技能。邀请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来华参与教学交流与培训,探讨前沿专业知识,助力具有国际工程技术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科研合作交流平台。中德高校可合作搭建学术互动及科研合作平台,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国际论坛、专业工作坊等。鼓励中德教师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建设中德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学术保障。

    中德人文交流平台。通过加强中德师生互动交流促进中德人文交流,积极开展教育、文化、艺术等活动,推动形成中德地方人文交流机制。

    建设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当下,部分应用型高校面临资源不足、理念陈旧、缺少特色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中德合作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建立了中德产业学院,实施中德高校联合管理,将德国产教融合的理念本土化,吸引企业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全过程,将企业及行业组织纳入办学体系,形成“高校主导、企业融入、产业参与”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成立中德合作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德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成员由中德高校、企业代表组成,负责审议中德合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中德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职业化培训等。

    二是共同建设中德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

    三是搭建中德产学研平台,共建中德联合实验室、中德联合工程研发中心,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攻关,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进本土实践教学体系转型升级,使教学内容与国际行业标准和通用准则接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同时获得中德双学位和职业技术技能证书。

    应用型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坚持应用型的特色,积极引进德国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具备技术开发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作者系常熟理工学院中美学院院长,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中外合作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8SJA1388]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