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建造苏州园林的是一群集木作、瓦作、油漆等多工种于一体的苏州“香山帮”匠人,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苏州园林营造技艺人才队伍面临断档失传的困境。
面对时代召唤,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依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出实招,见实效,将“三全育人”本土化凝练为“传艺·存根·铸魂”育人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当代“香山匠人”,实现了“为香山营造传艺、为苏州文化存根、为现代工匠铸魂”的历史使命。
以“筑园塑人”为理念
打造特色化“三全育人”体系
学院以“园林工程技术”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为平台,构建“三全育人”本体化为“传艺·存根·铸魂”的特色育人模式,“传艺”指传授精湛的“园林营造”非遗技艺,“存根”指传承优秀的“苏州园林”品牌文化,“铸魂”指弘扬卓越的“香山工匠”大师精神。构建知识、技能、素质有机融合的“三全育人”体系,在专业群内所有专业推广实践,实现全员育人。
实施“双线四段”育人方式,“双线”指“文化育人”和“技术育人”双线并举。“四段”指基于工作过程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四段学制”,“四段学制”打通了“三全育人”集约化的实施渠道,将社会资源有序穿插到育人过程中,互通人才的共育渠道,贯通资源的共享渠道,融通技术的共研渠道,实现全过程育人。
打造“筑园塑人”育人品牌,“筑园”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分解重构“三全育人”的教学环节。以筑园项目穿插展开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完成园林作品,形成教学相长的“现代师徒制”。“塑人”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保持乐观的态度、谨慎的思考、坚定的信念和高效的岗位行动能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组建“大师级”育人团队
将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思政教育和专业职能,加强“双带头人”堡垒功能,结合中国传统园林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引进国家“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22位,打造了一支由非遗大师、能工巧匠、教学能手、思政名师组成的混编教学创新团队,开设“香山古建英才班”等活动,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
此外,融合园林工匠精神,推进实施“十百千项目”,即打造10门园林思政示范课程、100个园林思政现场教学资源和1000个园林思政微课,构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体系,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以产教融合为平台
构建矩阵式工作机制
2019年,由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风景园林协会研发中心、亚太遗产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及40多家知名园林古建筑企业,共同组建“苏州园林工匠学院”,构建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创新了“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学院联合全国14所院校和16家企业,主持建成“江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技艺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搭建“第二课堂”,共开发优质资源1.9万余条,将“香山营造”精湛的手工技艺元素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育人过程。
此外,将“香山营造”精益求精的文化与品牌元素融入教学管理和评价,从技艺水平、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进行考核,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以非遗传承为抓手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见实效
定期开展园林讲堂等活动,厚植“天人合一”园林文化,培植“铸魂”情怀。开展情境化教学,并通过筑园项目实践,掌握“三新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
开展“一场景、一主题、一故事、一大师”特色文化活动。通过提炼“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坚定信念”“审美人生”“实践创新”6项思政主题元素,挖掘6个主题故事,设计6个场景,组织6位大师现身说法,诠释工匠精神。
此外,学院组建了师生科技服务团队,主持设计和建造的“江苏园”作品荣获国家奖项8项;4次代表国家设计建造的中国国家展园,两次荣获“世界园艺博览会”奖项。
随着“传艺·存根·铸魂”育人模式的深入推进,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3项,国际类竞赛获奖6项,培养的学生90%以上进入行业知名企业就业。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课程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入选2021年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园林技术党支部被评为“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一名教师荣获苏州市“先锋90后”青年党员,一名学生获得“苏州好青年”称号。
学校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教学成果一等奖、苏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年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营造技艺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赵茂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