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以国之所需为我之所求
宋雪峰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万人瞩目下结束了,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又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从过去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简单模式变为高难度多选题。近年来,各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火爆异常,高额的服务收费仍有众多的买单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卖点的志愿填报软件走俏市场,相关的各种广告、宣传、推广以全媒体、立体化、全方位轰炸的模式精准推送到考生和家长的面前,让人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绝不是简单的高考分数与高校录取分数最佳匹配的数学最优化求解过程,把高考志愿填报物化为“分所有值”恰恰是一个最大的选择误区。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2015年,一位天津籍的考生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方面遇到了难题。按他的分数,他可以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选择进入“985”层级的重点大学,但在专业选择方面却要放弃自己最想学的专业。如果他选择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大学,却有很大把握进入相关专业。这表面上看起来是选城市还是选专业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选择自己人生发展轨迹的大问题。家长一度很纠结,家庭内部也一度陷入争吵,最终,理智战胜了虚荣,一家人在尊重考生专业志向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这名考生填报了中部地区的一所“985”大学,并且如愿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他在大学期间勤奋学习之余,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并作为核心成员为该校夺得首个该大赛特等奖,也在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到相关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另一所大学攻读研究生。

    当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如何科学合理填报高考志愿感到手足无措,在优先选城市还是选专业之间摇摆不定的时候,这个例子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启示。首先,这名考生有很明确的专业兴趣,在因高考分数的原因不能直接进入该专业实力最强的大学时,他选择了专业优先、学校次之的志愿填报策略。其次,这名考生有非常明确的学业规划目标,以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成绩争取保研资格,这让他在本科期间从未放松对学业的要求,让优秀成为习惯。城市大环境虽然很重要,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微环境才是影响他们成才的最重要因素。

    笔者在高校工作,也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多年,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时深深体会到,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对高校专业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或仍基于家长固有的专业认知。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新的专业层出不穷,传统专业在跨学科交叉过程中也赋予其新的内涵,如“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这更让考生和家长感到一头雾水。也正是因为考生和家长对大学专业的“无知”,所以一些高校更愿意以“最美师姐”“直播带货”式的花式宣传和高额新生奖学金等方式来吸引眼球。人才的成长是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的,专业的选择是需要与兴趣和志向结合的,志愿填报往往能显示出考生和家长的格局与担当。所以,与其纠结于到底是选城市还是选专业,不如真正静下心来想想,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什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与国家的需求结合点在哪里。你求学的城市在更多的时候往往是你难忘的回忆,而在大学期间培养的家国情怀、知识结构、专业素质才是人生起步的坚实基点。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人有无限的可能,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如果过早地被功利性目标蒙蔽了双眼,则只能是束缚住自己的手脚。高考志愿填报并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我想那就是把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以国之所需作为我之所求,相信在填报志愿时就不会迷茫了。

    (作者系天津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兼总编辑)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