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建设的日益深入,当地产业对多元化、多层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紧密衔接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突出轻工特色优势,面向现代服务领域,强化技术技能培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对标包头市“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需要,以中高企一体化协同培养、校企深入合作为基本任务抓手,加快打造中(职)高(职)企(业)产教联合体,构建“中高一体、工学结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了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打造产教融合的样本。
找准发展定位,确立中高企一体化育人导向
在实践中,学院党委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立了以围绕“一条主线”、推进“两项前移”、强化“三个共同”、形成“四方合力”、实现“十个贯通”为主要内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就是以服务学生成长、服务高质量就业、服务企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推进“两项前移”,就是推进高职招生前移与企业招工前移,从中职学校开始,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归属感、学校的成就感、家长的认同度、企业的满意度”四者无障碍契合,着力破解学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荒”的现实问题;强化“三个共同”,就是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服务,通过中高企三方通力合作、资源整合,推进企业用工与学校招生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实习实训对接、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对接,形成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四方合力”,就是通过实现一体化人才贯通培养,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中职、高职、企业、政府部门各方资源,促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政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十个贯通”,就是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全面落实招生就业贯通、人才培养贯通、课程体系贯通、教材编用贯通、师资力量贯通、实习实训贯通、技能比赛贯通、证书资质贯通、培训提升贯通、考核评价贯通。
组建产教联盟,建好中高企一体化育人平台
为了让更多中职学生进一步提升学历,也为了让更多职业学校学生在包头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留在包头创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今年,学院加大与包头市及周边盟市的中职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书记、院长带队深入包头市及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的10余所中职学校与50多家企业调研走访,深度掌握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升学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的主营产业发展规划和技能用工需求;同时,多次邀请各中职学校校长、企业负责人来校举行中高企一体化贯通发展座谈会,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高企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从走访调研到达成共识、从交流研讨到丰富完善、从“纸上谈兵”到实际操作,终于在今年5月27日召开了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会,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由区内14所中职学校和11家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中高企一体化产教融合联盟,构建深度合作、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精准保障企业人才需求、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实施和全面推进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制定了联盟章程和联盟发展规划及《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在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重点,调动中职学校和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的积极性,在重要环节通力协作,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区域职业教育适应性,翻开中高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崭新篇章。
人才“订单式”培养,实现学生入校即就业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相关专业(群)为依托,上游联合中职学校、下游紧密对接品牌行业企业,以“3+3”“3+2”等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平台,打造企业冠名订单班,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招生和教学管理工作,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入校即入企。在为学生提供学历就业“双保障”的同时,实现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供给方面与区域内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学院与合作中职学校和企业成立工作专班,实施共同招生招工招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的合作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顶岗就业本地化,形成“校企协同、中高一体、育用贯通”高技能人才递进式培养的创新样本,构建了中高企三方一体化、职业化、标准化育人用人共赢机制。
例如,在2020年与刚落户包头的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加强深度合作,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原则,签订了深化校企融合、“双元”育人合作协议,建立了“弘元订单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人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受企业培训的学生达500余人,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就职的毕业生达100余人。
截至目前,学院先后与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固阳职教中心、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赤峰市元宝山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临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4所中职学校及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弘元能源科技(包头)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世昇(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确定各类订单班73个,其中中高企三方订单班51个、中高双方订单班22个,涵盖29个专业,计划招生2550人。通过开展订单班,三方人才共育、三方优势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学生与员工共融共通,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职高“升学率”、高职“就业率”和就业“留包率”,形成“闭环式”人才培养基本运行机制。
依托实训基地,促进产教有机融合
学院把握产业升级新机遇,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优势和学校的师资科研优势,以“企业出设备、学校出教师”的方式,在校园内共建“企业校区”,提高企业参与办学深度,实质推进协同育人。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集学生实训实习、企业员工培训、教师实践、教学科研等功能于一体,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依托企业的真实产品生产,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使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发展。例如,学院与北京优利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能源培训学院(中心),建成10个实验实训室,可同时容纳500人开展风电机组变桨缩比、风电机组偏航缩比、登高及资源库等上百项实操实训,为学生在校期间熟练掌握前沿一线技术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企业合作共建了包头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应用工程中心、内蒙古糖业发展技术促进中心、京东集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护理培训基地等,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实操机会的同时,以“企业新型学徒制”和“1+X”证书培训为载体,还面向行业技术工人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构建符合企业需要的培训体系,设计岗位需求的实用课程,帮助技术工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不断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师资双向互聘,夯实协同育人保障
以推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为重点,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校企师资和技术人员互聘管理机制和中高企三方师资库,学院从合作的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中聘任22名专家能手担任客座教授,充分发挥校外杰出人才、优秀专家学者、技能大师在提升学院办学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师资优势互补、互聘互用。通过校企双方人员双向互聘,加强中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保障,并努力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此外,学院还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各中职学校,开展师资培训和学生技能提升实训,与中职学校教师深化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以双方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带动企业研发水平整体提升。
未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着眼包头市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紧密对接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拓展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核心紧缺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规格,积极打造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必备的人才“蓄水池”,让职业教育更直接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为包头优势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新动能,贡献职业教育的轻院力量。
(邵文祥 冯银虎 姚锡锋 杨广文 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