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节县诗城路小学“五力生长”学生综合评价示意图 |
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是2021年度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学校将立德树人贯穿各学段、各学科、各育人环节,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五育并举”,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形成新时代小学生“五力生长”综合评价模式。
评价理念:
全面发展+“五力生长”
实施在科学教育观念指导下的多元评价,综合评价每一名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需要。
诗城路小学一贯秉承“美德成就人生”的办学思想,落实“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大的爱”教育观,形成“诗教育人·书卷养心”的办学特色。
根据学校实际,以“五好少年·诗意人生”为评价主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力生长”为目标,依托国家课程(各学科课程)、地方课程(诗词课程)、校本课程(美德教育、研学旅行实践课等)进行顶层设计,评价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的生长情况。
学校以“诗城五品”、阅读启程、育德励志、文艺兼修成就学生未来,从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开展评价,即通过对学生内力生长(德)、学力生长(智)、体力生长(体)、活力生长(美)、实力生长(劳)5个方面的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在评价改革过程中,坚持全面性、过程性、差异性和科学性原则。在促进学生生长的同时,督促教师生长、推动学校发展,进而形成经验,带动区域改革。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精准施策,以花式趣味作业为突破口,实现学科作业有趣有味、实践作业有图有色、运动作业有度有量,推动“双减”落地生根,评价过程也生动具体、清晰量化、可记录、可考核。各教学组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生长性”评价理念,立足课堂,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同步同频,以实际行动落实“生长性”评价。
评价路径:
五维量表+素养生长
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学校从“唯分数、唯成绩”的怪圈中跳出来,以“五力生长”评价带动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实现减负提质,激发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内动力。
设计“德智体美劳”五维量表,更加关注“现实中的个人”,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现、自由选择和自主生长。
品德发展评价,“生活+反思”成长
品德发展评价紧扣“生活中培养好习惯”的理念,以校内“美德成就人生”德育课程为主线,以“诗城六责”“诗城六爱”“诗城六礼”三个大类18个指标呈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通过品德教育培养有责、有爱、有礼的学生。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班队课”辐射“说责任、晒爱心、讲礼仪”三大主题活动,将品德发展的目标、内容、途径、效果、反思、评价以评价量表的形式联结起来,实现品德教育、习惯培养、美德成人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校内走向校外。
实践证明,在自我反思评价、家长守正评价、教师指导评价过程中,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公德、行为习惯达到量表指标内容的95%以上,不仅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反思,更拉动了亲子互动和家长陪伴,融洽了家庭关系,提升了家庭教育水平,有力地促进学生向阳、向上、向好发展,实现“内力生长”。
学业发展评价,“学科+学科”融合
以真实问题与任务驱动开展学科中、学科间教育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从学习习惯入手,着力培养“态度好、预习好、书写好、方法好”“四好”学习习惯。
学生填写“学科生长性伴随卡”评价记录单,反馈“我的看法、我喜欢的内容、我发现的问题、我想调整的内容、我的收获、联想到其他学科的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联结学科之间的知识点,对话师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准确地评价结果,推动学科间、师生间的共享共存。
建立“有创新意识、有创新兴趣、有创新能力、有创新成果”“四有”创新精神指标,不断改善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从而在知识技能、思维方法、阅读水平、科学探索4个方面实现“学力生长”。
身心发展评价,“习惯+技能”养成
在学生身心发展评价过程中,诗城路小学的师生、家长人人都是评价者,通过日清、周记、月晒、期评的过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持续发展,联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境。
身心发展量表紧密结合“五项管理”内容,细化为“五有”“三强”二级指标,以合理饮食、体育运动、生活健康、个人卫生、安全防疫为“五有”的核心内容,教育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体育锻炼,至少学会一项运动技能,远离“五害”,珍爱生命,做身心健康、情绪饱满、积极乐观的“五好少年”。
每学期结合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达标赛、近视筛查等活动检测学生身心发展质量。如分年级制定运动习惯指标,以打卡方式“我运动你来评”在“家校通”栏目中呈现,通过学生、家长、体育教师“比一比、晒一晒、评一评”三环节评价过程,推动学生养成每天坚持运动一小时的习惯,达到“体力生长”。
审美素养评价,“活动+审美”提升
学校以大类等级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才艺晋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美育实践和感受表达两个方面细化具体内容,促进学生艺术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校内学、网上学、校外学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审美素养提升赋能。
美育实践要求达到“二美”,即:通过参与文化节、艺术节、读书节,寻访美的人物、美的生活、美的故事;展示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观看艺术作品、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从活动体验与评价中提高审美能力。
感受表达指标是“二会”,即:会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具备朗读表达、作品表现、才艺展演的美育表达能力。
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与评价,为学生彰显活力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体验+分享”增值
本项评价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形成以项目清单为切入点、以丰富实践活动为突破点、以课程资源整合为落脚点的量表体系,从劳动习惯和社会体验两方面优化指标内容,推动学生在体验与分享中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
具体措施为设置三类课程,实现“生活即教育”的转变:基础性课程,以学校主题性劳动和家庭辅助性劳动为主阵地,通过任务清单模式推进;探究性课程,用“一带一”模式推进;拓展性课程,用社团融合模式推进。
学校将学生体验与评价从“小主人翁”岗位延伸到“家庭小能手、社会小模范”,形成覆盖学生全部生活内容的岗位体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劳动意识、收获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情趣与乐趣,增强劳动技能,形成“家校社”一体化、立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
评价方式:
灵活多样+个性生长
在教育评价改革中,实现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向立体评价升级。在评价方式、评价主体方面,实现多元多主体全方位。
为点燃学生内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实现“看得见”的成长,学校将评价主体由教师优化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方式由唯结果评价优化为及时评价、阶段评价、总结评价的全过程评价,评价办法由唯分数优化为等级、语言、表情、图表等多形式的评价,评价资料由成绩单优化为量表、记录卡、统计图、成长树、对话单等构成的“五力生长”手册和“五好少年”成长袋……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施过程评价:举办“少年向上·我和我的家乡”主题演讲朗诵比赛,学生真情讲述家乡变化,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强化跟党走、爱祖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与创建“诗教名校”结合,定期举办“读故事·诵经典”朗诵比赛、“读经典·扬美德”故事大赛、“品古诗·赞诗城”演讲大赛等,让学生诵诗读诗。
由全体学生评选出的德智体美劳齐头并进的“五好少年”,成为大家身边的榜样:六年级(1)班学生傅梓涵,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师生眼中尽责奉献、任劳任怨的好班长;六年级(2)班学生袁洁辉,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多才多艺,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辅导作业、讲解难题;六年级(3)班学生郑屿豪,思维敏捷,学习刻苦,常常帮助家长做家务,喜欢画画,醉心阅读,热爱足球……
灵活多样的评价有力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新时代风貌。
学生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和办学导向,学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通过大胆创新、探索实践,融合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特色,聚焦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初步形成“五好少年·诗意人生”评价范式。
诗城路小学项目实施以来,“点燃—发展”分步推进,以人的生长为核心价值目标,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改变、进步,增强自信、提升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庆市奉节县诗城路小学校长 黄文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