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
一体化课程群打造沂蒙特色劳动教育——
临沂兰山:“糁”是这样制作的
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樊世静

    “糁”这个富有沂蒙地方特色美食意味的字,可能很多人会感觉似曾相识,但不一定能读准发音,也不一定清楚“糁”究竟是什么,更不知道它是如何制作的。近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孩子们,在烹饪劳动教育课上亲手体验了糁的制作过程。

    糁作为一种临沂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当地人都读sá。临沂朱夏小学的教师在“沂蒙糁”烹饪劳动教育课上,组织孩子们走进传统糁馆现场调研,采购原料,在学校烹饪教室里按传统制糁工艺流程,熬制了美味的鸡肉糁汤和牛肉糁汤。

    以“糁”为主题的活动陆续展开,学生们创作了沂蒙糁主题书画、动画片和手抄报,举办沂蒙特色品牌糁馆的招牌设计和推介大赛,尽情展示创意才华,完成“糁的故事我会讲”“糁的味道我会做”“糁的文化我传承”等集艺术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

    沂蒙糁作为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其制作过程被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是临沂市兰山区凸显沂蒙特色、建设一体化劳动课程任务群、开展多元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兰山区积极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学校劳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构建符合“学校育人、学生成长、家长参与”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了极具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同期,兰山区又成立了由劳动课程教研员领衔的专家团队,准确研究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精神和导向,并根据新课标重新整合提升原有的田园生产劳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烹饪等劳动课程,升级形成富有沂蒙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任务群。

    “孩子很喜欢画画,衣服不小心画脏后,他提出自己清洗,并说从劳动课上学到的小妙招能轻松地洗掉衣服上的颜料。自从学校劳动课增加了日常生活劳动的内容,孩子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临沂银河小学学生王子阳的家长告诉记者。

    同区不同“策”,兰山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推动了各个学校劳动必修课程的提质升级。

    地处市中心繁华区域的临沂六中,校园狭小、寸土寸金。该校因地制宜,在教学楼顶平台打造无土栽培基地,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一处“空中花园”劳动实践基地,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近日,该校学生利用浮板栽培技术种植的辣椒大获丰收。“我们亲自见证了辣椒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特别有成就感!接下来,我们打算更换营养液的配方,再研究玉米的种植生长情况。”临沂六中学生刘佳林说。

    此外,兰山区还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校内指导—家社实践—共同评价”的家校社合作机制,引导家长督促、鼓励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在社会参加公益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真实、有趣的劳动实践中树立自主意识、提高劳动本领。

    临沂金雀山小学就将学校引导、家庭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受到教育,还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社会反响良好。

    “学校5月份组织的智慧劳动周活动,我们家选择的项目是‘厨房清洁大作战’,起初我不认为孩子能胜任,但是他不怕脏、不怕累,干劲十足,最后清理得干干净净,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金雀山小学学生李佳芢的家长告诉记者。

    “劳以养德、劳以促智、劳以益美、劳以强体、劳以创新。”兰山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锋表示,“接下来,要以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群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劳动体验课程,引导全区师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