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高教周刊·思政
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构建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文化培育体系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育人探索
范中健

    ■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工匠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追求艺境和心境的统一。新时代传承工匠文化既可以增强工匠的“身份认同”“职业标识”,又能激发工匠的主体意识、劳动精神和自主创造能力,提升工匠技术技能水平,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弘扬崇尚工匠文化的价值观,整合工匠文化培育资源,拓宽工匠文化培育平台,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工匠文化培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工匠人才,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应有贡献。

    整合工匠文化培育资源

    工匠文化体现着技艺的价值、内在规律和最高追求,并深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经历代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国工匠文化形成了包含工匠造物、工匠技艺、工匠美学、工匠制度、工匠精神在内的生态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数智技术迭代加速,在实践层面赋予工匠文化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此背景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以挖掘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文化为突破口,探索构建系统完善的工匠文化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和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拓展青年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立志做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

    拓宽工匠文化培育平台

    培育工匠文化要始终立足高职学生学情特点,扎实提升专业技能,筑牢广大青年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势,拓宽培育路径。近年来,学院逐步构建以“智慧课堂、微信公众号、学生社团、教育实践基地”为主体的四维实践平台,深化了培育效果。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新形态,通过构建情境化、整体性、丰富性的深度学习环境,将工匠文化的抽象理论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去,建立理论知识和现实世界的沟通载体。教师利用专业特长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文化)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延伸教学空间,密切师生情感。通过开发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如思政微语社),开辟工匠文化专栏,突出工匠文化培育的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制定并完善采集编辑推送机制,提升学生对工匠文化知识的整合力和甄别力。最后,通过定期联系对接已有教育实践基地,结合重大节庆假日(如工匠日),探访企业、社区、博物馆、主题馆等教育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感悟工匠文化真谛、获取知识给养。

    构建工匠文化培育体系

    学院始终立足构建多元育人格局,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聚焦主题,创新形式,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宣讲、师生互动、情景再现、集体备课、专家解读、教学竞赛、科研汇智、调研实证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层次、多视角、多样态、协同式、立体化的培育体系。首先,坚持集中宣讲和专家解读相融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大国工匠》纪录片、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等视频资料、技能竞赛,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开展集中宣讲和解读,积极培育工匠文化氛围。其次,坚持师生互动和情景再现相融合。强化问题导向,通过设置问题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分组讨论;利用社团、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置短剧、宣传海报、模具实物、剪纸贴画等多样作业成果展示,拓展活动载体,丰富师生互动内容,实现沉浸式教学体验;此外,探索建立工匠文化语言体系,推进跨界联动、工艺结合,发展工业文艺,激活文化活跃度。再其次,坚持集体备课和教学竞赛相融合。充分利用学院已有备课平台和常态化备课机制,通过专题式备课和拓展式强化,主动将工匠文化、工匠精神融入到备课专题中。同时,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技能比赛、微课比赛,并将工匠文化、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做到赛学结合。最后,坚持科研汇智和调研实证相融合。围绕工匠文化、工匠精神,组织动员专任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别课题,系统深入开展研究,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广泛利用已有合作基地,在纪念馆、党史馆、博物馆、工匠学院、工匠主题公园等地开展专题实践教学,进一步夯实理论研究成果。

    新时代要把对工匠文化、工匠精神的推崇变为根植于青年学生内心的普遍价值,变成一种由文化自信转换而成的坚持与执着。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努力让青年学生对技能工作的认知由“手艺活”变成“心意活”,做到心手合一,在内心深处树立一种对工作充满敬畏、对产品精益求精、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品质。

    (范中健)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育人探索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6/27/06/ZGJYB2022062706_b.jpg 06 中国教育报 7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