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教育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以及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提高了全球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为使科学教育切实指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的科学教育团队自2000年起在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引下,通过重构教育理念、重构教学方式、重构课程体系、重构评价方式等路径开发并推广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以期为中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探路。
重构教育观念,用科学之光照亮创新之路
2000年,朱永新教授首次提出综合性科学教育理念:理想的科学教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理想的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此后,团队围绕此理念制定科学教育方案,形成综合性项目化的科学教育方案:以“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目标,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通过“做中学、读中悟、学中思”,建设科学教育课程并探索相关实践。
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朱永新教授对理想的科学课堂境界和科学教育卓越课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细化,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通过课程的创新使教室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将所有与知识的遭遇转化为智慧,从而使师生生命更加丰盈。
重构教学方式,倡导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
理想的科学课堂境界是“课堂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息息相通,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在团队看来,课堂的中心是问题被提出、被理解及被解决的过程,是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
围绕这一思路,团队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方案进行科学教育改革,表现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开发综合的科学探究项目和工程实践项目,构建“像科学家那样”和“像工程师那样”两大专项学习,引领学生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奥秘,理解科学本质,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工程实践,了解工程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只提出学习任务与情境,不直接给出答案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想象与思考,并且通过综合性主题单元的形式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
“这是一个少儿动手动脑体验的学习平台,弥补了校内科学课动手机会少的不足,激发学生对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兴趣,锻炼学生的开拓精神。很多学生课后在家里还与家长一起动手组装,其乐融融。”四川省金堂县隆盛希望小学的教师在完成“小小机械工程师”项目教学后给出非常高的评价。
重构课程体系,以培养师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团队成立之初就构建了“开放式的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奠定了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的雏形。此后,团队着重从核心课程(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校本课程)两个方面开发体现新科学教育理念的综合性科学课程。
核心课程以南京师范大学郝京华教授主编的国家课程小学《科学》教材为代表,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在内容的组织编排上,以综合性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价值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促进思考与探究,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事物的认识。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只提出项目学习的任务与情境,不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想象与思考。
拓展课程以“小小工程师”系列、“传统文化中STEM”系列、“科技馆研学”系列科技项目课程为代表,包括“智能小菜园”等6个长周期科技项目课程、“小小机械工程师”等4个短周期科技项目课程、“玩具坊”等10个传统文化中的STEM课程。“小学生必做的一百件事”项目课程研究已陆续在全国13个省市的50多所学校进行成果的推广和实践。
重构评价方式,促进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落实
改变“唯分数论”,建立项目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记录、设计、报告、作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这是团队始终坚持的评价方式。
一项于2022年开展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显示,在江苏、河南、陕西、新疆等全国16个省份的小学教育中,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5.5%。参与过综合性项目化科学教育方案的学生比未参与的学生表现出更多优势:他们对于科学以及科学活动的喜爱程度更高、通过团队合作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更强、应对科学研究中的失败挫折的承受力更强、对未来从事科研创新相关工作的意愿更强。但是当前小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频率基本保持在每学期2次的水平,因此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仍有较大的应用推广空间。
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仅在南通市海门区一地就产生了6位特级教师、10多位金牌教练暨优秀科技辅导教师。这源于团队是由教育专家顶层设计、一线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研发、一线科学教师团队共同执行并进行效果检验的。
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的实施,也带动着区域科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南通市海门区作为最早参与本成果实践的地区,捷报频传:10余人次在全国物理奥赛及亚洲物理奥赛中荣获金牌,“机器人”代表队参加国际机器人竞赛获3项世界第一,获评江苏省特色文化课程基地2个、江苏省优秀科技活动“五星级先进集体”1个……其余参与实践的学校在当地也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湖北省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连续三年荣获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实施学校”称号;成都市武侯区5所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的科学教学活动,为综合性科学教育方案做出了示范教学。
(作者单位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