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
劳动托起“中国梦” 汗水浇开“幸福花”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常大勇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基于“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历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早在2004年,学校就因出色的劳动教育被评为“沈阳市素质教育突出贡献单位”,有着悠久的劳动教育基因。近年来,学校传承历史,植根现实,展望未来,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劳动教育特色的定位,并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不断守正创新,逐渐构建起一套将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有机融合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切实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完善顶层设计

    做好劳动保障

    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为了切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学校首先必须完善顶层设计,让师生明确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引导师生通过广泛的研讨,集思广益制定了《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确立,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明确了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效形成劳动育人合力。

    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劳动特征及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构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体系还必须做好软硬件保障。“软件保障”主要是指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一方面“向内求”,通过科研引领、典型示范、培训带动、实践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相关素养和技能;另一方面积极“向外寻”,不断挖掘家长及社会专业机构的育人资源,招募合适的人员入校担任兼职劳动教师。如今,学校已经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劳动教师队伍。“硬件保障”主要是指学校要有能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需要的活动场地和教育教学专用设施。目前,学校校内建设有微型农业基地“农趣园”、汽车主题馆室、新能源馆室、物联网馆室、机器人馆室、通用技术馆室、纸工艺展厅等20余个功能馆室,校外与辽宁睿诚科普农场、沈阳三农博览园、沈飞航空博览园、华晨宝马工厂等场馆企业合作建设了一系列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充分满足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需要。

    加强课程建设

    推进学科渗透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是构建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的关键。学校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实际,陆续开设了“汽车发展与构造”“建筑欣赏及住宅设计”“拼装DIY无人机”等10余门课程。进入新时代后,学校根据劳动教育目标、内涵等新变化,对传统校本课程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形成了学科融合课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创客教育特色课程四大系列劳动教育课程,有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科融合课程主要是指加强劳动教育与政治、地理、历史、语文等传统学科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主要是指将学生兴趣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开发出的各类校本课程,如“信息技术”“多媒体电脑动画设计”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通用技术校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某项技术,如“激光雕刻”“木工制作”等,深化学生对技术的认识,提高其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特色课程,是融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如“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育评价被称为教育的“指挥棒”,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还必须发挥好评价的作用。为此,学校制定了《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备课组考核方案》《特色走班选课教学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特色课程的开设及实施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价,通过定期问卷调查、访谈、听评课等方式对教师劳动教育成效进行评价,有效保障了劳动教育课程的高效开展。在学生端,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实际,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度的评价。例如“木工制作”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件小作品;“机器人编程”课程结束后,可以组织一场班级对抗赛等。

    开展实践活动

    优化课后服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弘扬劳动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还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获得成长。例如,开展“卅五观天下”“卅五传经典”“卅五正能量”等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向劳模及身边榜样学习,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开展“公共区域卫生包干”“食堂帮厨摘菜”“厨艺大比拼”“今日我当家”等家校结合的日常生活劳动,提升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走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辽宁睿诚科普农场、华晨宝马工厂生产线等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产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魅力,了解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在校内外开展卫生保洁、图书整理、垃圾分类、志愿帮扶等服务性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服务意识。

    为了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学校还组建了通用技术社、机器人社、戏剧社、排球社、舞蹈社、阅读社等30余个学生社团,定期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活动。这些社团活动从策划、开展到总结评价,均由学生自主实施,全面提升了其劳动综合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辛勤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精心构建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去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作,努力在“五育”融合格局下深入探索劳动教育推进的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进一步增强劳动育人实效,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常大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6/17/11/ZGJYB20220617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