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孔子、孟子到宋明大儒,仁既是圣人贤达规划美好社会的逻辑支撑,又是观照世界、整合天人的法门;既是士子们个体安顿心灵、修身立命的依归,又是相互间连接志趣、鸣应气节的纽带。挖掘仁的哲学本质以及发源、枝节,是我们窥见中华文化内核的必要路径,也是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试图运用古人象思维的方法,推究仁的发源及核心含义。
壹
王阳明曾说:“孔孟之学,惟务求仁。”
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对“仁”进行系统性阐释的是孔子。孔子说“仁”,不由分说,唯有答案,如从魔法篮中逐次取出。
问仁,孔子曰“爱人”;又说“唯仁者,能爱人”。这是孔子阐述“仁”的总基调。
孔子认为,仁者至少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翻译成英文悬挂在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各国之间事务的指导原则之一。孔子说,求仁最好能够做到“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而求仁的功夫主要是“克己复礼”“力行”。“克己”就是克制私欲。“克己复礼”之“礼”即周礼,是周公依据天地大道来调和人伦而设定的。在孔子看来,礼乐制度是合理、安全、持久的。恢复周礼,需要人们各自克制私欲以求仁,须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曰“力行近乎仁”,要去实践,去做事,去为国为民做事,多做事,少说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孔子反对巧言令色。如果得仁,内心就会平和安详,能享受到仁带来的安静,即“仁者安仁”;也不会有无谓的焦虑,即“仁者不忧”。孔子话语中的“仁”,既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规范,又是对理想的人伦社会的整体规划,建立以“仁”为本的社会。
孟子以鲜明的思辨性对“仁者,爱人”做了延展,认为“仁也者,人也”,人的本质即“仁”,这就是性本善。他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性是善的,如恻隐之心,即仁之端。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比如,一个小孩坠井了,虽然不认识这孩子,但你会感到揪心,这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安宅,就是人心安顿之处。如果求仁得仁,就拥有了心灵安乐之所,人的精神家园。
孟子提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命题:“万物皆备于我”,这是对“仁”的深层解读。人作为万物之灵,方寸之心本与万物同息相连,但这需要通过修身的功夫来求得其真。“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便是求仁的功夫。如果得仁,便拥有体觉万物的能力,就会打通与万物之间的联系,与万物为一体。人们对“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的理解差异非常大,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这句话至少阐明,万物与我是有联系的。这是后世解“仁”的一个出发点。
贰
如何解“仁”,又如何求“仁”,宋儒沿着孟子开凿的方向继续发挥,又做了重大延展。宋儒陆续提出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民胞物与”“圣人反观求仁”等关于“仁”的见解。程颢则对“仁”的最高境界做了概括:“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人与万物为一体,可觉与天地同息,体会到超越一切对立、天地浑然整体的大成——达到孔颜乐处。
这一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后世文人的话语方式。在评书《雍正剑侠图》里就有这样的叙事:八十一门总门长、剑客欧阳修,大雪之天,山中静坐,忽闻壁上所挂刀鞘无端声响,遂睁眼唤小童曰:童儿,洒扫庭除,今日有客。这是以小说的方式演绎了这种学说:人修行到一定程度能与天地同息同觉,觉知天地万物的变化。
谢上蔡继承了程颢的上述观点,从“觉”的角度论仁。只有“觉”了,才能得“仁”。如手脚麻木不仁,就是感觉迟钝,“不仁”即“不通而不觉”,手脚与躯体不能为一体。有觉方通,能通才觉。
宋以前,古人对“仁”的这些阐发,并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宋儒开始探究“仁”的本体意义,挖掘仁之义的本源。
“生生之谓仁”,这是二程的发挥。在《周易·系辞传》里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其实,“易”字乃上日下月,即日月轮转交替之义,指阴阳的变化,这就是生命之源。“易”产生生命,“生生之谓易”。“生生之谓仁”揭示了“仁”的根本大义就是生生不息,万物生长。生之义乃是“仁”最本源的意义。二程从天地运转大伦入手解释了“仁”的本意,为孔孟圣人论“仁”找到了逻辑起点,把天地人伦融会贯通于仁道,是理论上的重要贡献。
我们从“仁”字的结构来看,按《说文解字》以来流行的说法,左“人”右“二”,即二人,表示两个人的心中各有对方,有他人在心中,叫“仁”;还有一种解释被部分人接受,仁字乃左人右上,意仁者为上。本人更倾向于这样理解:这里的“二”代表天和地,天地人一体为“仁”。天地人一体,与“生生之谓仁”相通。日月星辰的不断流转,方有生命的不息繁衍。“生生之谓仁”,自然包含着天地一体为仁之义。
叁
自然界植物的种子对应“仁”的基本特性,种子也叫“仁”。在日常口语中,人们称之为“仁儿”(本文为了易于区分,把种子写为“仁儿”),但在古人的书面文字中,就是“仁”。据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果人(仁)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记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草乃尽改为“仁”字。段的这个说法不精确。其实在北宋元祐年的小字本《伤寒论》中都是写作“杏仁”“桃仁”“麻子仁”,而不是写作“人”。在唐人孟诜所著《食疗本草》中,确有“桃人”“杏人”的写法,但也有“薏苡仁”“郁李仁”的说法。可见当时种子以及果仁,写作“人”和“仁”的情况都有。北宋谢良佐也说“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为仁”,至少在北宋,桃杏之核被称为“仁”是可证的。这或许与北宋大儒们对仁的重新解读有关。
“仁儿”其实就是“仁”之象,即“仁”的实体标志,承载着“仁”的大意。例如我们平日所说桃仁儿、杏仁儿、柏子仁儿、花生仁儿都含有“仁”的意义。
这里关系到中国古老的思维方法——取象思维,也称象思维。一种实物,或一种现象,背后含有某种道理或功用、特性,这种实物或现象与这一道理即为象应关系。例如,自然界里的皂荚刺、蒺藜、松针等尖锐物,有刺破的性能,“破”就是这类事物的功用。这类尖锐的事物与“破”就是象应关系。皂荚刺、蒺藜、松针即有“破”之象。在医学上,用这些刺类药物达到“破”的疗效,例如可以用皂荚刺治疗乳腺增生、清除血管内壁的附着垃圾等。
再比如,藤类植物左右环绕、上通下达,有“通”之象,所以古人用藤蔓类药材治疗经络不通的疼痛,例如鸡血藤、青风藤、忍冬藤、夜交藤等。这类藤类植物即与“通”有象应关系,有“通”之象。
藤蔓与人体的经络也具有一种关系,为类应关系,故称“相类应”。因都以通达为性,所以同气相求、同类相应。
取象思维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人识物析事的常用方法。当然,这都需要反复的实践检验。
早在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这两种书在汉朝又得到系统性整理),就已经在大量使用植物的种子。仁儿作为种子,有生生不息、繁衍之能,即有仁的本体含义,从山东古运河底挖出来的北宋年间的莲子仁,有人试验,种上还能发芽生长。(据亲历者说,这些莲子是从古运河的梁山县北五华里,一个叫码头的村子里挖出来的。如果想让其复活,必须用砂纸把其一端磨得露出白色来,方可发芽。有人亲自试过的,长出的芽又细又长。)这首先说明仁儿具有蛰藏生机的属性,凡是仁儿,里面都有生机,藏有生命力。“蛰”字最能表达仁儿的这种特性:有生机的潜藏。当然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
其次,仁儿的守神待机,蕴有安以致久之义,即“仁者安仁”。日常的种子也大都经冬天的潜藏,这个阶段为“潜龙勿用”。如果不安、妄动、折腾,时间不久就死了。例如,在北方有的种子在冬天就匆忙发芽了,有的树在冬天就开花了,这都是即将死亡的征兆。必须有足够的耐性,能够安静等待的,才是有生命的“仁儿”。我们把安顿好内心称为“得仁”,当应于此。
再其次,“仁儿”有“觉”之能——等待天地之机: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都齐全了,才会苏醒发芽。这印证了仁儿与天地相通,与万物一体。仁儿发芽后,要乘天时及时成长,错过天时,仁儿将“不仁”。古人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对应,仁为木,义为金,礼为火,智为水,信为土。仁为木的具象就是仁儿的发芽生长。映射到人伦,即“仁者力行”,自强不息。
肆
古人认为,“仁儿”与人心有类应关系。
徐灵胎是清朝乾隆年间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在论到柏子仁的药性时说:“柏得天地坚刚之性以生,不与物变迁,经冬弥翠,故能宁心神敛心气,而不为邪风游火所侵克也。人之生理谓之仁,仁藏于心。物之生机在于实,故实亦谓之仁。凡草木之仁,皆能养心气,以类相应也。”即“仁儿”与人心具有类应关系,可同气相求。人的生机藏于心,这与现在把生命的动力归之于心脏有类似的意义。柏子仁即可收敛心气,安顿心神。有一首养心的经典方剂:柏子养心丸,即取此义。
这说明,心也具“仁”之象,心与“仁”有象应关系,与“仁儿”有类应关系,同气相求。这里的心,并不是单指心脏,而是古人所说的广义脏象。仁儿、籽相通,都是种子,古人说凡“籽”皆入于脏,其实也是指籽里藏有生机。不管入哪一脏,总兼有养心之义。密集产籽的植物种子首先具补肾之功,比如五子衍宗丸。据传,明朝万历年间,张果老的后人把此方贡献给一个明朝的高官。里面有五种植物的种子: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这个方子也能补心吗?其实心肾一体相通,好多心脏病是因为肾的疾病引起的,要从治肾入手。这个方子可以助生育、补肾精、补髓海。在中药中,仁儿类的药和方有一大类,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心与“仁”也同气相求,求仁的过程就是养心的过程,故古人说“仁者安”“仁者寿”。这样,自然生理与人伦修行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中国古人的道德伦理体系多应于天地,取法乎自然,仁也是天人合一。种子“仁儿”的繁衍之功对应“仁”的“生生之义”,升华为“仁者爱人”的伦理;由仁儿的蛰伏之义,对应人心的安顿为“仁”。万物一体为“仁”,自然“民胞物与”“由我及人”,再推及国家、社会,推及君王——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须以天下为念,以民心为重,力行仁政。
伍
作为个体,士子们日常怎么求仁?孔子说“克己复礼”,颜子说“视听言动”,曾子说“容貌颜色辞气上”,即在自我修身中求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求仁,要有他人视角、天下视野。求仁最重要的功夫是“克己”。“克己”是对私欲的克制,其中有“观己”之意。一日三省,克欲克偏,守正执中,这是古代士子每天的功课。通过“克己”擦亮内心,比照圣人之道,随时修正。
仁在当今是不是过时了?今天我们还要不要讲仁?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宜采取尊重并鉴别的态度,实事求是,吸纳其优秀部分,对确证其优秀的要继承发扬;确系糟粕者,坚定去除;对存疑部分,可待后来。对仁来说,以天下为怀,以苍生为念,觉天下万物为一体,克制私欲,成君子之风,在今天也该继承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21日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国一贯主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用以处理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关系,仁依然有着巨大力量;以仁为原则,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天我们谈论仁,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逐渐理解仁,并把仁的精髓传承下去,把仁这一思想方法、情感方式、存在状态发扬光大,共建国人仁之安宅,这也是立德树人应该参照的一个体系。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常务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