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五壮士红军小学学生快板表演《狼牙山五壮士》。本报记者 周洪松 摄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今年我校高三学生参加河北省音美专业联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557名艺术生本科上线516人。”夏风习习,松柏吐翠,河北省平山县古月中学校长常俊光对今年成绩甚是满意。10余年来,他见证了学校从举步维艰到充满蓬勃生机的华丽转身:校园环境和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规模逐年扩大,成绩实现稳中有升……如今,这所位于太行东麓的农村校已成为当地知名的艺术教育特色校。
奋力前行泽被乡梓,桃李馥郁扮靓太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革命老区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不断夯实硬件环境基础,抓住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持续发力,让红色教育之花在这片热土绽放。
最美建筑是学校
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曾几何时,落后的交通、滞后的经济积贫积弱,当地教育发展尤为落后,“农村孩子上学难、城区孩子上学挤”,短板突出。
但老区发展一直被党和国家挂念着。
燕赵边陲,古城西疆。青山绿水,在此一方。
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考察时强调,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教育脱贫攻坚号角,正式在阜平深山吹响。
县域面积大,村落分散,路远沟深,交通不便;学校布点多,规模普遍较小,2013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159所(完全小学60所、不完全小学29所、教学点70个),寄宿制学校数量不足、条件差。大批山里学生涌往县城,导致农村校生源越来越不稳定,小班额、超小班额明显增多。资料显示,当时全县有16所不完全小学的85个班和41个教学点的45个班,班额不足20人,有31个班的班额甚至不足10人。公用经费少,占用教师数量多,无法配齐专业教师,英语、微机、音体美等课程不能开齐开足,这些农村校在后续资源配置上陷入两难境地:资源相对浪费却又明显不足……
怎么办?
为彻底走出困境,自2013年起,阜平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大破大立”: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资金、社会捐款基础上,县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同时保留一部分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全面满足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高年级学生寄宿就读,最大限度整合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阜平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财政、发改、教育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协调联动高效推进“全面改薄”。坚持投入一所、建成一所,“改一年保数年”。至2017年,全县建设完成13所乡镇中心寄宿制学校,新建改建校舍面积8万平方米,一举实现了全县四至九年级学生寄宿就读、一至三年级就近入学全覆盖。
阜平县龙泉关镇海拔较高。2014年,龙泉关镇龙泉关中学的孩子们挤在狭小院落读书,因为没有寄宿条件,最远的孩子凌晨5点就得颠簸在上学途中。2017年龙泉关寄宿制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室宽敞明亮,宿舍整洁漂亮,高标准的餐厅、运动场、科技创新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山里娃住进环境优美的学校,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龙泉关中学校长赵建珍高兴地说。
不仅是阜平,如今,在燕赵大地革命老区的各个村镇山乡,最美建筑是校舍、最漂亮的地方是校园。
教师地位提高待遇增加
“地位提高了,待遇增加了,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儿了。”自1994年从正定师范毕业就一直扎根山区教育教学一线,年近半百的教师安永风逐渐对晋级高级职称没了念想。但在2019年,因一项“福利”政策,让他实现了夙愿,评上了高级教师。正定县西柏棠小学教师梁晓宇等也成为受益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对于老区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201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收入分配向乡村教师倾斜。严格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全面落实22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2个贫困山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自2019年起实施。”紧接着,2019年,石家庄市进一步明确“在乡村教师岗位上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符合基本任职资格条件的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参评中高级职称”。
平山、正定、赞皇、元氏等老区县也先后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其中,平山县专门制定《优秀教育人才激励工作实施方案》,秉承“人才兴教、人才强教”发展理念,从人才补充、培训、待遇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让教师“人人羡慕、最受尊敬”。
平山县教育局局长张进彦介绍,该县自2011年以来共招聘特岗教师1600人,全部分配到山区学校,服务期满全部入编,促进了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平山还招聘重点高校师范生、硕士研究生等优秀人才168人,分配到高中学校,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对培训经费进行单列,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市培训和县级培训2万人次以上。被认定为石家庄市卓越校长、首席教师的本县教师,享受石家庄市教育人才园丁A卡,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被认定为石家庄市知名校长、教学名师的,享受石家庄市教育人才园丁B卡,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
“稳定的教师队伍夯实了今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古月中学校长常俊光说。
沟沟坎坎里都是课堂
一件件文物展示着日寇入侵给矿区人民带来的空前灾难,一张张图片讲述着井陉矿区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日前,石家庄井陉矿区天护小学组织师生来到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参观并开展现场思政课教学。
“今天我特别激动。我们矿区作为革命老区,为新中国建设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学本领,长大后为社会作贡献。”活动结束后,四(2)班学生毕晔心潮澎湃。
“我们始终坚持将红色教育融合贯穿到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我们的优势在于身边红色资源很多。”天护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屈彦龙很是自豪。
的确如此,在河北省的广袤土地上、山岭乡村里,随处都能发现红色印记,到处都有红色故事,沟沟坎坎都可以成为红色课堂。
依托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故事,易县狼牙山中心小学开展鹅卵石画、定格动漫、剪纸等特色课程;以西柏坡精神、中央统战部旧址、北方分局旧址、栗氏三烈士、王二小故事等为核心内容,平山县打造了红色教育八大示范区,并收集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留下的宝贵资料,精心打造了西柏坡红色教育展室;利用当年太行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涉县兴建了红色记忆小镇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都汇聚成为当地师生熔铸奋斗精神的资源与动力。
不仅如此,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老区众多中小学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其中,阜平县马兰小学是最具代表性的学校之一。当年,邓小兰女士来到父亲邓拓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到当地孩子没有音乐课,就捐赠乐器并亲自教孩子们唱歌。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小学的孩子们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靴,用希腊语唱响会歌。那一刻,天籁之音传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