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周刊·保教
2022年06月12日 星期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
智慧赋能 为学生积蓄成长力量
任玉萍 赵红梅 樊二龙
涑水联合双语学校学生课间操

    进入信息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和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知识,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用学生能理解的友好型话语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刻思考“我将能够学到什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也由此提出了为学生赋能的理念。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是由运城市政府部门牵头、教育部门主导、五大开发商联合捐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思源致远,成己达人”的校训,秉承“让学生快乐、让教师幸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通过多种社团课和口语课,推动涑水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双语双方案、一生一特长”的教育模式,多方入手为学生赋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全力培养自由行走的“涑水少年”,激励学子胸怀世界、脚踏实地、奋力前行。

    深入挖掘潜能

    让学生展示更好的自己

    所谓赋能,是指给予教师、学生学习探索的自主权,让教师以他们的方式去教学,让学生以他们的方式去学习。在传统学校管理模式中,学生一直被视为“接受管理”“接受服务”的群体,容易对自我管理与社会事务产生“无力感”和“无奈感”。而涑水联合双语学校以赋能为创新教育和领导力培养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更多自主权,探索更加适应未来教学的新方式。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了学生校委会,这是和学校校委会平行的组织机构,设立思政部、学习部、纪律部、文明部、宣传部、文艺部、后勤部、体育部、监察部、信息部、组织部、劳动部等,每个部门都有具体的职责分工、详细的工作流程、准确的评价标准。例如,学习部负责管理班级日常学习事务,纪律部负责检查全校早读晚自习及大型活动纪律,体育部负责组织大课间操和运动会,后勤部负责管理学校餐厅和班级发放物资,文艺部负责举办各种大型晚会,宣传部负责拍照宣传学校活动,文明部负责监督学生仪表及日常行为等,劳动部负责实施劳动课程,监察部负责监督学生校委会行为……85%以上的管理工作由学生完成,学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关联、相互协助。学生校委会经过“自愿申请—参加竞选—现场投票—公示结果—培训上岗”等步骤选拔组建而成,建立了学生自愿申请制度,学生工作和活动都由学生参与、建议、组织,取消了教师行政干预,从大型文艺活动到餐厅的相关事务,学生自主的新气象正在逐步形成。

    在课程安排方面,学校的早读和晚自习是大阅读、大自习的形式,没有固定的课程安排,也没有固定的教师授课,学生可以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由阅读、自主预习,根据学习兴趣自由选择任务层级,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每节课上课前,学生助教会把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小组主讲上台展示,学生助教补充质疑,教师只负责点拨疑难问题。为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学校每次设计导学任务单时都会推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一步步走上了讲台,慢慢地从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在组织活动方面,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开发工作交由学生完成。如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袖舞人生”“沃酷街舞”等社团,学生可以申请主讲、助教、纪律助教等职位。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每个月都要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但不由学校统一安排,而是学生自由组队、自发组织、自己寻找课题、自己完成实践报告。如职业体验课程,学生们集思广益,去银行做接待、去超市理货、去幼儿园任教、去琴行做助教等,“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丰富了实践体验。

    在技术进步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参与教学的程度有限,学校立足信息时代特点,积极探索从自我建构、自我塑造到自我追寻、自我超越的过程,进一步完善技术基础设施,为全校30个班级的1500余名学生全部配备了智能平板,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师生交流,使生生互动、生生互评等方式真正进入教学活动。例如,历史课堂与《百家讲坛》同步,地理课结合《国家地理》纪录片,生物课上播放《动物世界》,数学课借用“洋葱数学”进行分层,“英语趣配音”小软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你诵读”让语文阅读变得更有趣味……高科技的学习工具也极大地拓宽了课堂边界,真正赋予了学生学习主动权。

    建设智慧平台

    打造学校教育新生态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随之日渐加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广泛使用,成为学校教学模式变革的新课题。在为全校学生配备智能平板、推动智能教学的基础上,涑水联合双语学校在创建研修社区、变革传统管理、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家校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为确保新课改启动,打造网络研修空间,学校将教研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总结信息化环境下新学习课堂的教学经验,开发建设了网络教师研修空间“同事吧”,成为教师的“教研朋友圈”。在“同事吧”这个研修空间里,既有对学校新课改的困惑和质疑,也有对平板功能的研究和推荐;既有共读课改书籍的思考和讨论,也有讲课后的反思和听课后的感悟。两年来,“同事吧”的交流记录有200多万字,点击量达2万多次,实现了信息化环境下新学习课堂改革经验的共享和同济互助。

    效率低、速度慢、统计难等是以往学校常规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在“互联网+”的校园环境下,学校以智能平板为技术支撑,以新学习平台为载体,开通了信息直通空间,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其中,“通知公告区”改变了传统学校层层传达的信息传递方式,让信息直达每一名学生,实现了扁平化、快捷化的管理。“班级风采区”发布班级动态、开展班级活动、展示班级风貌、提高班级凝聚力。“个人空间”记录学习过程、展示个人荣誉、分享个人心得感悟、展示综合实践活动,健全了学生发展档案,为综合素质评定提供全方位数据。“班级评价”包括学校对班级的考核评价和个人的考核评价,让学校和班级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数据可视化,为学校提供决策评估服务。考核分数反映了学生在学校成长的全过程,最终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校园微信以班级/学科/小组等多种方式组建,教师利用电脑端和手机端向学生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任务,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回传作业,还可以在自己的群组空间内进行交流分享。校园微信提供加学友、发消息、建群聊、收提醒、快通道五大学习交互服务,实现了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

    创建教学模式

    “三三三”把脉学生成长

    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涑水联合双语学校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变革,构建“三三三”(“三学”“三会”“三段”)新学习课堂。其中,“三学”是学校实施课改的基础,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三会”是学校课改的目的,即让学生“会自主探究、会合作交流、会展示分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段”是学校实施课改的路径,即根据教学活动螺旋式发展的特点,确保学生课前使用预习单自主学习、课中使用导学案交流展示、课后使用检测单分层提升。

    具体来说,课前,网络学习空间主要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精心制作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及相关的学习资源推送到学生个人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后台收集学生学习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调整教学方案。课中以师生互动为主,分“小组互学”“展示群学”“精讲深学”三个环节。教师根据学情反馈数据,进行精讲点拨。学生小组利用群组空间进行交流讨论,展示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伴随式评价。群组空间的广泛使用,让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后,空间主要用于总结整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学生进入个人空间完成教师布置的当堂测练,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利用空间拓宽学校课程资源也是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构建了“双语双方案、一生一特长”的教育模式,从小学一年级起便开设英语自然拼读法课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简单高效地训练口语,让学生一个学期就掌握近百个单词的听、认、读;初中开设英语话剧表演课堂,在贴近传统经典的同时创新式学习英语,展现学生的创新创意与表演才艺。

    在以双语为基础的特色上,学校引进信息化教学,全力打造智慧校园,结合校园文化,开设了明德学院、明理学院、明道课程、明远课程、英语天地五大“和润”课程空间,并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开设了艺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各种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每一步都成为成长道路上看得见的风景!

    (任玉萍 赵红梅 樊二龙)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06/12/03/ZGJYB2022061203_b.jpg 03 中国教育报 4 /mpproperty-->